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21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份额为1.72%,连续三个月维持第六大支付货币地位。
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份额达到2.79%的历史高点,此后受中国经济放缓、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汇率波动加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支付份额出现下降。2016年4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由第五位降至第六位,这一位次保持至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廖淑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短期份额下降不影响人民币长期地位,长期利好因素仍将存在。
廖淑萍认为,从近几个月数据看,人民币与排名第五位的加元份额差距均在0.3个百分点之内。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减弱、波幅收窄,两者的差距有望缩小,人民币份额超过加元应该不是难事。
从长期来看,一些利好因素仍然存在,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一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目前一期系统已上线运营,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推进,预计于2017年年底建成。
二是更多离岸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将提高人民币使用量。2016年以来,中国央行相继与美国、俄罗斯央行签署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未来两国人民币清算行的设立将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量的提升。SWIFT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球9.9%的跨境人民币支付量发生在香港与美国之间,一旦在美国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对人民币跨境支付量的提升将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三是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仍然较高。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还调高了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预期。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市场对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接受程度也会逐渐升高,人民币交易及使用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