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24日电 (记者 江家岱)香港证监会23日首次向市场宣布,正积极与内地商讨两地基金互认安排,若成功建立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基金平台。业界形容,这是继场外市场和RQFII以后第三代人民币投资渠道,市场成熟,可行性高,有望极大提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
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表示,自去年11月以来,与内地监管层积极探讨建立两地基金互认平台,相信一旦成行将会加深香港的人民币市场深度。多元庞大的内地基金可为离岸人民币资金提供新的出路。
银行和基金业界对此反应热烈。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表示,内地龙头基金若能来港销售,会直接丰富离岸人民币的投资产品,增加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两地基金发展已相对成熟,若监管机构批准,可迅速在两地市场交叉销售,可行性高,亦不存在额度限制。他形容,这是继RQFII之后的第三代人民币投资渠道。
无独有偶,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来港时,也提到了要加快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产品互通,其中就包括基金在两地相互认可。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分析称,离岸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已逐渐完善,但更重要的体外循环还稍欠火候;两地基金互认后,境外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可直接通过基金投资A股市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可直接在香港推出适合内地投资者的产品,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有基金经理指出,境外投资者一直渴望内地指数产品以外的股票和债券基金,聚焦某个行业的回报率往往是大市的数倍,相比A股直通车,开放现有基金风险可控。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两地投资模式各异,所谓基金通行证无法一步到位,销售过程中一旦出现投诉,监管机构必须制定预案来处理合约纠纷,内地多款理财产品传出无法兑付亦是潜在风险。
香港证监会强调,新安排将以成功推行RQFII的经验为基础,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未有具体时间表;包括恒生银行、嘉实基金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均有意争饮“头啖汤”。(完)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