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4个月表现,香港港口货柜量跌8.1%失去“三哥”地位。来源:香港《大公报》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受上月码头工人罢工影响,香港4月货柜量一如所料地录得双位数跌幅,跌12.2%至173.4万箱,落后深圳逾11万箱,被深圳港从后超过。累计今年头4个月,香港港口货柜量跌8.1%至705.3万箱,比深圳少8万箱,失去“三哥”地位。香港货柜码头商会主席李耀光表示,有信心下半年可追回上半年的损失。
香港港口发展局15日公布今年4月港口统计数据,其中葵青码头及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货柜量分别下跌10.7%和17.1%,至133.4万箱及40万箱。累计今年1至4月表现,香港港口货柜量跌8.1%,至705.3万箱,其中葵青码头跌6.3%至540.6万箱,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量跌13.3%至164.7万箱。
业界称香港仍具优势
该局还公布了反映葵青港区重吉箱的统计,上月整体重箱跌7.8%至121.5万箱;整体吉箱更急跌32.3%至11.9万箱。业内人士分析,吉箱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部分原定挂港的货柜船受到罢工影响,取道其他港口,加上香港码头营运商优先处理重箱所致。此外,随着旺季来临,业界忧虑吉箱供应短缺,厂家寄货缺箱。
香港立法会航运交通界议员易志明认为,今年香港势必会被深圳港超过。但他强调,香港和深圳港不存在竞争,应是“一地三港”。此次香港发生工潮,有部分货物转至深圳港装卸,发挥协同效应,并没有因为其中一个港口发生工潮而导致瘫痪情况。
他承认,罢工对香港码头造成短期影响,认为目前码头营运商急需向海外船公司解释。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也赞同,“码头方面应尽快给予海外用家信心,强调香港优势。否则不排除有船东转至深圳港或其他港口后,未来选择继续在当地装卸”。
香港港口曾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球港口第一名,但在2005年被新加坡港赶超,随后2010年上海港崛起并连续三年蝉联冠军宝座。李耀光表示,过去10年来,香港货运增长依赖转口货,而经闸口直接出口的货源已很大幅度转移至深圳。目前,转口货占香港货量的6至7成。他透露,直接出口的货源收费较转口货贵逾2倍,加上转口货需处理两次以上,变相增加码头营运商的成本开支。可以看出,香港码头的成本日益繁重,而收入跌幅相对较大,他重申,需尽快寻找一个平衡及长远的解决方案,维持香港港口的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