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沪七成受访饭店仍在设包房最低消费 "明令禁止"成空文

2014-09-17 09:24 来源:东方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据《劳动报》报道,全聚德包房设最低消费,上海会馆明确规定包房最低人均消费200……今年2月,最高法明确“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霸王条款,但本报调查发现,半年过后,申城多数餐厅仍坚持设置包厢最低消费,一些餐馆甚至为降低风险而开始挑选包房客人。更令人难解的是,虽然有法规的支持,但接到举报后,监管部门竟鲜有作为,这使得市民陷入了维权困境。

  不少餐厅仍设包房最低消费

  “和朋友一行7人预定浦东全聚德的包房,服务员说包房8位起算,最低消费1200,我说现在不能设最低消费了,对方坚称可以。”近日,市民邵先生致电本报新闻13671686848,反映用餐遭遇的不快事。

  笔者近日来到他所反映的全聚德烤鸭店,以消费者身份预定包房。前台小姐在询问人数后,直接报出了三种不同规格包房的最低消费。“小包是6人房,最低消费1000,中包8人,最低消费1200,大包10人,最低消费1500。”前台小姐表示,包房可以不坐满额定人数,但必须达到最低消费。“如果达到了额定人数,消费倒没有硬性规定,但一般如果人坐满了,消费都能达到的。”她补充道。

  随后,笔者又前往聚集多家餐馆的九六广场一探究竟。一楼“老克勒上海菜”员工明确表示,包房有最低消费,预定时需谨慎考虑。“不管坐几个人,每间包房最低消费1500,不含酒水。”

  同样,二楼的上海会馆也给出了包房设最低消费的回答,价格甚至比前者更高。“大包10人,2000元,不含酒水,以此类推,反正人均不得少于200元。”当笔者提出最高法已禁止设置包房最低消费时,前台小姐不屑地表示,规定管规定,大部分餐厅的包房都有,不愿意就坐大堂。

  而“广州蕉叶”表示,他们不设最低消费,但有“10人消费1800元”的“建议菜价”。据市民反映,如席家花园在内的多家知名餐厅的包房也设置了最低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本报现场探访和致电的诸多餐厅中有近7成仍为包房设置了最低消费。

  为避风险开始“挑客”

  一边是转战地下,暗中涌动,另一方面,餐厅为降低纠纷,摸索出了订房挑客的“潜规则”。沪上一家知名餐饮店订座负责人坦言,因为利润等因素,包房设最低消费一直存在,也从未取消,而他们避免纠纷、投诉的秘诀,就是“挑客”。

  “以前,只要愿意出钱就可以坐包厢,但现在来订我们包间的客人,会看人数、身份,甚至年龄来决定给不给包房。”他透露,一般情况下,低于8人的预定、上了年纪、言谈间些许斤斤计较的客人都将登上包房的“黑名单”。如,4、5位客人要订包房的,只推荐坐大堂。“到时候他们万一不够最低消费,最高法也不支持饭店,闹出纠纷、官司就麻烦了。”该负责人解释道。

  至于包房最低消费何时能真正取消,该负责人称,即使是最高法院出台规定后,最风口浪尖时,大多数餐厅也没有取消最低消费。“这一点未来也较难实现。因为老板们肯定不愿放弃现有的利益。”他表示,现在,只要把关好客人,委婉告知其最低消费限制,风险就大大减少了。

  有法难依市场仍缺监管

  今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均属于霸王条款。但在法规的支持下,监管部门却态度不明,消费者由此身陷维权成本高的困境。

  针对九六广场多家餐厅设置了包房最低消费的情况,笔者首先致电12315消保委热线,对方表示,仅受理已实际收费的案例,并只负责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调解工作。“我们没有执法权,协调不成功的话,只能打官司解决。”

  随后,笔者又联系了潍坊市场监督所办公室,一名姓章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一般只作口头警告。

  “我们接报后,会派专人去饭店查看是否最低消费的告知说明,如果是口头告知的,除非有录音证据,不然就只能口头教育一下。”笔者当即表示已掌握录音证据,但该工作人员并不以为然,仅称将有专人稍后跟进,但截至发稿也始终未回复。

  依照《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的规定,对使用霸王条款的经营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应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