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保险业试吃螃蟹:鸡蛋价格保险场外期权试点

2015-09-14 09: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我国的鸡蛋产业每年有近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全球占比40%,世界排名第一。但我国的养鸡场还处于小规模,大群体、不规范的状态,鸡蛋品牌建设严重滞后,92.46%的蛋鸡养殖场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进行认证,有机、无公害、绿色以及品牌在不同规模中所占比例均不到10%。

  近两年我国蛋鸡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当前规模化全自动化的蛋鸡养殖在节约人工、降低死淘率、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有优势,抗风险力强、生存能力强,而小的养殖户承受不了价格波动及疫情带来的风险,逐渐被市场淘汰。

  于婉娇指出,总体上我国蛋鸡养殖区域继续由“小规模、无专业的大群体”向“大规模、专业化的小群体”转移,养殖总量稳步扩大,从业者素质越来越高。在蛋鸡养殖的区域分布上,商品鸡市场继续由经济发达的“老养殖区”向经济欠发达的“新养殖区”转移。北方的“鸡蛋主产区”向南方的“鸡蛋主销区”转移。在南方市场上,本地鲜鸡蛋产量日益提高,中部的湖北、江西等省份蛋鸡养殖业迅速扩张。

  同时,行业整合的速度明显加快,鸡蛋价格波动也明显加剧,这吸引了金融行业的目光。首先打开蛋鸡行业的金融之门的便是鸡蛋期货的上市。据业内人士介绍,鸡蛋期货上市之前,鸡蛋现货报价混乱,鸡蛋期货上市后,大商所对鸡蛋大小、蛋壳颜色、鸡蛋质量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市场对鸡蛋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鸡蛋期货的上市对鸡蛋报价的规范性起到很大作用。根据芝华对全国各地鸡蛋现货价格与鸡蛋期价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高达80%以上。同时,随着鸡蛋期货市场的逐步完善,期货提前反应现货的效果更好,这也体现了鸡蛋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

  在鸡蛋期货的顺利上市之后,保险行业也将目光投向了蛋鸡行业。2015年8月7日,新湖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新湖瑞丰”)与中国人保财险签署了鸡蛋(300吨)价格保险的场外期权试点项目,这是国内首单农产品(13.65, -0.15, -1.09%)期货价格保险,在国内保险业内也是创举。

  “中国人保财险目前在国内农险市场的份额持续保持在50%以上,农险保费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此次试点虽然数量较小,但更重要的意义是使得中国人保财险认识到了农产品价格险的重大意义,作为央企跨界购买场外期权的流程也已打通,试点成功后,中国人保财险将把业务在全国60余家分公司铺开。同时其也将向保监会上报,促进国家农产品价格保险补贴政策的落地。”新湖瑞丰董事长李北新[微博]介绍说。

  企业合作方是北京伟嘉集团旗下社员的一个鸡厂,公司董事长廖峰对这次保险作出中肯评价——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险种。“举个简单例子,按照合同约定,我们锁定的鸡蛋价格是4.3元/斤,对应的期货合约是鸡蛋1509合约,如果到期价格为4元/斤,中间减少损失也就是收益为0.3元/斤,300吨鸡蛋对应的是18万元。那么整个鸡厂拿到的收益就是18万元。”廖峰补充说,养殖户最怕鸡蛋价格巨幅波动,能锁定预期收益,对其非常有诱惑力。

  据农险公司人士透露,灾害险是目前较为普及的农业险种,“价格险”方面,虽然之前进行过蔬菜和生猪等标的的尝试,但最后都没有做起来,且保险公司不敢过分扩张规模,因其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定价及缺乏风险转移的手段。而这次玉米、鸡蛋的尝试不同,由于大商所玉米、鸡蛋期货运行成熟,所形成的价格受市场认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是期货市场运行的题中之意,期货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联姻,可以更加深入地化解农业矛盾。

  廖峰表示,价格险和灾害险两个险种的出现,能极大地促进蛋鸡传统产业的升级,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和再生产,同时促进智能化和标准化,最终解决传统蛋鸡产业的几个痛点,比如食品安全、产能过剩、附加值过低以及疾病防控的问题。

  李北新指出,随着农产品价格保险的推广,还将为农民、合作社打造一个崭新的融资方式。农产品价格保险保障了农民、合作社的收入,其可以将价格保险保单在银行进行质押贷款(目前人保已经与在中国农村网点最多的邮储银行开展了此项合作),此前农民、合作社贷款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观。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