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对外偿债风险有序可控。近期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本外币资产负债的适应性调整。同时,个人用汇政策没有任何变化,外汇收支真实性合规性监管的要求也没有变
1月21日,针对市场关心的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居民购汇等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回应了市场关切。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总体可控
外汇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呈现净流出态势,这引发了市场担忧。对此,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总体可控。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对外偿债风险有序可控是我国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可控的重要支撑。
“当前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对应着我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从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看,2015年9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1.54万亿美元,较可比的2015年3月末增加了1360亿美元。其中,对外资产方面,持有主体由央行更多转向市场主体。我国市场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境外存贷款等资产均有所上升;同时,境外对我国直接投资增加了1005亿美元,说明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资金持续流入。
当前,我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顺差形成的原因和结构相对合理。更重要的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正常的国际收支支付完全有保障。
对于市场关心的外债风险问题,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认为,我国对外偿债风险有序可控。从偿债能力看,多年来我国外债警戒指标一直处于国际安全标准之内。截至2015年9月末,我国本外币全口径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余额之比为29.1%,较2015年3月末下降2.5个百分点,远远低于100%的国际安全标准。
外汇储备无耗尽之忧
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较2014年末下降512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明显下降。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担心,我国外汇储备流动性是不是很快就会耗尽?
“无论是以外汇储备绝对金额,还是以其他各种充足性指标衡量,我国外汇储备都是充裕的,是国家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减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近期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本外币资产负债的适应性调整,其中蕴藏着一些积极信号,未来变化需要理性看待。
我国外汇储备究竟去哪儿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较多,既包括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也包括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汇率变化以及储备支持“走出去”的资金运用等。
首先是账面价值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受外汇储备中多种货币受汇率波动影响,在折算成计量货币——美元时发生的损耗。数据显示,2015年前3季度,因外汇市场供求形成的外汇储备资产累计下降2272亿美元,而同期外汇储备账面余额减少3289亿美元,意味着汇率折算等估值因素导致外汇储备账面价值减少1017亿美元。
此外,外汇储备下降还与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偿债等行为相关。2015年,不少企业开始增持外汇存款、偿还外汇贷款。2015年,我国企业、个人外汇存款分别增加249亿美元和184亿美元,境内银行为满足企业远期保值需求净增持外汇头寸1024亿美元。同时,企业借用的境内外汇贷款余额下降1006亿美元。
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也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出。
“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储备规模上下波动可能成为新常态。”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
居民购汇政策无变化
近一段时间,企业和居民购汇有所增加,更有报道称,个人换汇受到了限制。对此,外汇局新闻发言人强调,关于个人用汇政策,目前无论是5万美元以内的额度内购汇,还是5万美元以上的经常项下按交易凭证购汇,相关政策都没有任何变化。
目前,个人购汇主要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出境旅游、购物、留学等,二是个人配置外币资产进行理财。从本外币实际利差看,目前国内人民币理财的基本收益率仍可达4%,远高于境内美元存款利率和普通外币理财收益率。
2016年,外汇局对于跨境资本流动是否会出台新的管理措施?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外汇管理守住风险底线的工作思路没有变,将加强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和预警,完善事中事后和宏观审慎管理,强化检查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
同时,外汇局支持和便利市场主体正常合理用汇的原则没有变。为防止跨境资金大幅波动,近期,外汇局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规范业务、打击投机和违法违规等,截至目前没有出台任何限制购汇和付汇的新规定。
此外,加强外汇收支真实性合规性监管的要求也没有变。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后,外汇局将继续通过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来监督这一要求的落实情况。同时将继续开展外汇业务相关检查,严厉打击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外汇交易、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活动。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