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强势上涨。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市场美元走弱、央行强势发声力挺人民币等因素支撑了人民币的走强,前期弥漫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缓解。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不会形成趋势性的贬值,汇率也会在市场和政府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寻求一个平衡点。而贬值预期的消退,也给央行国内的货币政策留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现象 官方维稳 在岸汇率“看齐”离岸
虽然最新公布的外贸数据不及预期,但是人民币汇率似乎并未太多地受到该数据的负面影响,在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仍然走出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在官方的中间价大涨196个基点的“引领”下,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较上个交易日大涨超过750个基点。
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单日最高涨幅,主要是抹平了春节休市期间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差距。2月6日至今,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很大涨幅,主要原因是期间美元指数以及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很大变化。美元指数下跌约700基点,对欧元、日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数据显示,在一周的农历春节假期期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累计升值近700个基点,一度创逾2个月高点。“现在离岸、在岸汇率继续保持高度一致,套利空间已经很小。”付立春表示。
除了国际市场美元走弱因素之外,央行力挺人民币的强势发声也助推了15日人民币的走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汇率最相关的经济基本面因素首先是经常项目平衡。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仍很高,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9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影响汇率的另一个基本面因素是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即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美日欧的通胀目标是2%。中国2015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1.4%,对中国而言是比较低的通货膨胀。低通胀有利于币值稳定。“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际竞争力仍很强,跨境资本流动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还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周小川明确表示。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陈炳才表示,央行的表态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过去半年尤其是8月11日之后,伴随着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以及中国资本项目双向开放提速,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市场投机势力炒作汇率的空间更大了。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但是这种蓄意做空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引发了市场的羊群效应。这时候,中央银行发声来干预市场,能够产生纠偏的效应。”他表示。
“实际上,在元旦之后到春节前夕,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而春节假期可谓是天然形成了熔断,市场的预期也由此发生了改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分析称。
判断 人民币不会形成趋势性贬值
人民币贬值压力在最近已经有所减缓,而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也判断,人民币不会形成趋势性的贬值,汇率也会在市场和政府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寻求一个平衡点。
丁志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人民币单边升值,投机力量单向套利几乎不会失手,而去年下半年的人民币贬值超出了它们的预期,也使它们承受了不小的损失。“这些市场参与者接受不了,就像常胜将军打了败仗,怒气怨气都来了,狠了心要拼命补回损失。不过,运作几个来回,慢慢地也就接受了。”他表示,未来市场的投机力量会有所平息。
另外,丁志杰强调,观察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美元走势是关键的考量因素。“大部分人判断今年美元会是强势汇率,但是强势不意味着美元一定升值,也可能体现为美元指数维持在一定高位上。”他表示,美元指数维持在一定水平而非继续大幅升值,实际上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压力不会太大。
陈炳才则从经济基本面上分析称,无论是经济增速下滑还是出口乏力,都不能构成支撑人民币长期贬值的要件。他表示,虽然在经济去产能和去库存的过程中,中国面临一定的金融风险,这可能会对人民币形成利空,但是中国金融风险的衍生链条非常短,不会形成明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他预期,人民币的汇率会在6.4至6.6的区间之内波动。
周小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过去多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趋势,外汇储备在不断积累,这肯定不是无限的过程,迟早是要到顶、见拐点的。在拐点出现之前,升值有所过冲是难免的,需要调整。在拐点出现后,反方向的贬值过冲也是可能的。再之后还会有升值势头,因为基本面是支持人民币走强的。总的趋势是在震荡调整中阶段性渐趋稳定,这是客观存在的系统动态特性。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不可避免地会加剧波动,而货币当局需要加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引导和管理。预期稳住了,市场力量就是汇率波动的减震器,能自动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预期如果不稳,市场力量就是汇率波动的放大器,将大大增加稳定汇率的难度。
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空间更为宽松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贬值预期一定程度的消退,也给央行国内的货币政策留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间,降准预期或将进一步升温。
针对春节前后这一传统的流动性紧张期,央行更多的是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方式予以流动性补充。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央行或因担忧降准将引发更强烈的贬值预期从而未采取降准方式。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压力有所减弱。节后出国游等引发的换汇仍会带来一定压力,但程度预期有限。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已经很低,预计人民币贬值压力将阶段性缓解。央行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减弱,腾挪空间加大。
“年前很多公开市场操作面临到期压力,降准的环境更有利,不排除近期降准。”付立春表示。
陈炳才表示,从理论上来说,降准造成的流动性增加会使市场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但是,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表明,降准以及降息不一定导致货币真正贬值。“货币当局可以做出降准的选择,只要能够和市场进行及时沟通和阐述,降准也不一定就会对汇率构成负面影响。”他说。
丁志杰则表示,未来央行可能将交替使用降低存款准备金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调节市场流动性的目的。“从目前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水平来看,在不断下调的过程中,其已经逐渐接近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因此循环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降准,从效果上来说差异已经不大。另外,央行在使用其创新的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如MLF、PSL等)时,有利于其构造政策利率走廊,更好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因此,未来这部分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被更多地使用。当然,这些工具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中国整体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步降低。”他表示。
[责任编辑: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