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快车道”反成美贸易谈判绊脚石

2014-02-19 08: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美国众议院民主党议员上周末再度表示反对赋予美国总统奥巴马贸易“快车道”谈判授权,令通过该项授权来加速“跨两大洋”贸易谈判的希望再度落空。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瑞德与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之前也均进行过类似表态。

  美国“促进贸易授权法”又被称为贸易“快车道”。该项授权允许国会为美国政府设置谈判目标,国会则承诺一旦贸易协定达成,将迅速进行投票表决,国会无权修改其中条款。但该项法案已于6年前失效,需要重新授权。

  目前,《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经19轮谈判后进入最后阶段,奥巴马将于4月访问亚洲,引人猜测其是否意欲在今年上半年通过TPP谈判。但如果冀望借助“快车道”加速贸易谈判进程,目前看来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首先,奥巴马后院起火。民主党人要求给予国会更多贸易谈判的权利,该党对于“快车道”授权的反对可能最终造成这一授权难以通过。2001年该法案通过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国会仅得到一票的多数,而2007年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最终使“快车道”制度再次作废。

  而且,该项法案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首次被批准以来,在限制条件和两党分歧增加的情况下,与传统立法程序相比其优势已经在缩小。该项法案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权利分散使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风险,其程序是:国会设定目标,总统进行谈判并实现这些目标,最后直接对实施协定进行投票。这种体制可以保证总统在进行谈判时作出承诺的公信力,有利于促使谈判对象作出让步。

  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关这一制度的政治默契在逐渐消失,投票环节国会出现的分歧日益明显。1994年通过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乌拉圭回合,打破了两党在贸易政策上的一致性。过去十年,在美国同哥伦比亚、韩国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贸易谈判时,都曾出现“快车道”所力图避免的僵局。有时在达成贸易协定后很久,还需要对条款作出重大修改。

  民主党人反对该项授权其实并不难理解。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贸易谈判已经远远超出进口关税的内容,还涉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众多领域。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自然希望可以有权更详细地审查具体条款。

  其实,“快车道”授权只是一种方法,而非最终目标。如果有关是否授权的争论盖过了授权本身的价值,那可能会得不偿失。如果把重点放在谈判内容更加透明化上,或许是一种不同的思路。与其让总统满足一系列限制条件影响谈判立场,不如让公众实实在在地看到谈判到底能为其带来什么。

  与T PP谈判相比,“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 TIP)谈判才刚起步。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今年5月和11月均面临选举。选举结果可能对贸易谈判立场和进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选举前就实质内容加快谈判步伐或许更有利于早日达成协定。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