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总值超过35亿美元 票房收入近1/3来自海外 印度电影加快国际化转型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正在中国热映,如同前些年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收获广泛好评。人们不禁问,近年来,印度为何频频拍出好看的电影,其国际化转型有什么成功之处?
电影产业成为经济贡献重要力量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到一流的影院看一场电影只需要约200卢比(约合20元人民币)。记者曾遇到一家七八口人,上至拄拐老太,下至襁褓婴儿,一齐涌进影厅。一打听,他们对记者说:“我们就是来过个周末,也没想好看什么,遇到什么片看什么片就好了。”
看电影是印度民众最普遍的休闲方式之一。据统计,在印度共计有1.3万块银幕,年观影人次超过30亿,年度总票房约24亿美元,约为中国的1/3,美国的1/5。可见“薄利多销”是印度电影业鲜明的特色,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看电影,钱花得很值!”
印度电影的总票房在世界电影产业中排名并不十分靠前,但印度是全球重要的电影出产地。过去十几年里,印度几乎保持每年生产1000部以上的电影,堪称全球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宝莱坞对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力不容小视。印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电影产业总产值超过35亿美元,带动相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其中餐饮、服务及纪念品销售从中获利颇丰。
记者在孟买采访时发现,影视旅游已逐渐在当地兴起,特别是不少印度的经典影片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全球不少影迷想来印度看看当地是怎么拍电影的。今年印度最火的电影当属阿米尔·汗主演的新片《摔跤吧!爸爸》,该片展现出的印度农村摔跤风俗也正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卖点。
拉动旅游只是印度电影海外效应的体现之一,其根本动力在于印度影片是否真正走向国际市场。据印度电影产业联合会去年统计,目前打入北美发行市场的印度影片基本票房收入在300万美元左右,有沙鲁克·汗或阿米尔·汗参与的“神片”则会达到2000万美元级别。依靠印度庞大的移民群体,印度影片在欧美、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拥有广泛的影迷基础,印度电影整体票房收入的近1/3已来自海外。
至少1/3印度影片不含歌舞场景
印度电影的出口量比较大,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然而其电影的国外市场范围较小,主要是出口到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国家和有着大量印度打工者的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以及北美和英国等印裔较多的地区。为扩大印度电影的国际影响,印度电影不断谋求转型。
为振兴印度电影产业,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帮助实现电影发展。21世纪初,印度政府将电影业纳入官方认可的产业范围,从而使电影行业可得到合法的银行贷款。
宝莱坞十分注重向好莱坞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止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向西方电影界学习叙事方式、类型塑造。这使得印度影片在电影语言上更能与西方接轨,同时又蕴含了印度文化特色,宝莱坞的名声在国际上越来越响,甚至有不少西方导演执导的印度影片都被认为是宝莱坞出品。
本报记者采访了位于孟买的“SJ”录影棚,这里是当地第二大影视制作基地,平均每天都会有3到4个摄制组在这里拍摄。该录影棚值班经理瓦尔杰向记者介绍,近10年是印度电影发展变化最快的10年,新一代电影人正在打破印度电影旧有的“苦命鸳鸯”式故事格局,这其中减少歌舞场面,或者让歌舞更为情节服务已成为印度主流电影界共识,如今至少有1/3的印度影片是不含歌舞场景的。瓦尔杰举例说:“我们这个录影棚也正在转型,原先被称为印度故事片三大场景的学校、医院和监狱的固定外景使用率越来越低,相比之下对更复杂的临时布景以及后期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借助中国元素拓展全球市场
继2016年中国电影人纷纷到印度取经之后,今年多位印度业界大腕开始了中国之旅。《私奔到中国》的导演希达·阿南德是宝莱坞著名的爱情喜剧“专业户”,他执导的《日月相祝》《惊情谍变》等不但成为印度票房奇迹,也曾一度打进北美周票房前十。《私奔到中国》讲述了一个生长在印度传统家庭的女孩逃婚到中国,而后整个家族各显其能到中国寻找女孩的离奇故事。与到中国“找女孩”有几分相似,《阿辛哥的奇妙之旅》的故事是“找熊猫”,该片讲的是印度某小镇动物园生意惨淡面临倒闭,年轻的园长为了吸引游客,决定到中国找一只熊猫。
借助中国元素反映出印度电影对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上述影片的印度出品方特里尼蒂电影公司总经理阿吉特·塔库尔表示:“我们有望制作出真正全球化的电影,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目前增长最快,而且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为此我们请来了希达·阿南德和卡比尔·汗两位印度顶尖导演,让印中著名演员用印地语和中文双语拍摄,尽可能展现两个社会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相信可以吸引两国庞大的观众群体!”
中印文化相互影响,彼此交织,正如导演卡比尔·汗所说,“有着很多潜在的相似性”。今年1月底成龙为他的新片《功夫瑜伽》在印度上映造势,他在参加印度一档访谈节目时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和宝莱坞电影人合作,这里的电影跟全世界都不同,我希望它能和中国电影找到契合点。”(记者 邹松 孙天仁)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