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腾讯启动2.5G网络优化计划 缓解信令负荷难题

2013-04-11 10:47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假如电信运营商指责的微信占用网络信令资源问题得以解决或缓解,微信还会被收费吗?腾讯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和运营商共同探讨信令解决方案,缓解微信占用信令问题。前日晚间,腾讯微信团队宣布,启动2G和2.5G网络优化计划,研发新一代动态“心跳”技术,“静心”后的微信“心跳”幅度大幅减弱,希望借此解决目前电信运营商2G和2.5G网络的信令负荷过重难题。

  腾讯承认微信可造成网络堵塞

  “不论是微信,还是飞信,抑或是其他国家的类似APP应用,信令占用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在微信团队的公开回应中,微信团队技术负责人特意解释了令运营商反复纠结的信令问题。

  手机之间通讯时,需要先给对方发一个信号,对方接到信号,双方方能通信,这个信号就是信令。由于这种定时发送类似于“心跳”,所以每次发送的命令,被形象地称为“心跳包”。智能手机在使用微信软件时,要求保持不间断的“心跳”,运营商升级到网络3G便可满足其要求。腾讯在声明中说,由于中国移动的用户多数仍在使用2G和2.5G系统,2G和2.5G网络“对信令处理能力比较弱,在高信令负载时会比较吃力”,容易出现网络堵塞问题。工信部负责人日前表示,正在就微信之事协调运营商和腾讯,运营商可能会对腾讯收取一定费用。

  在月初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腾讯总裁刘炽平与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同时现身,探讨如何从技术上解决信令问题。刘炽平表示,微信在“心跳”方面已经做了许多优化,相比Facebook、MSN等占用网络资源的“大户”,微信的“心跳”频率已经只有前两者的1/4。近一个月来,腾讯已经在网络优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微信广受欢迎的朋友圈功能,对社交照片流采用了深度压缩技术,大幅降低了图片大小。微信的语音留言信息,同样采取比同类软件更深度的压缩技术。

  微信用户望尽快“握手言和”

  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手机用户使用微信,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络(用户只需交纳比传统通讯费便宜很多的上网流量费),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进行多人群聊。目前,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3亿。

  博鳌亚洲论坛日前展开一项针对3000多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的人投票支持“只要不向消费者收费就行,支持运营商向腾讯收费”;71%的人反对收费,他们认为“就算微信对消费者免费也不应该向腾讯收费”;另外19%的人认为“只要我自己不出钱,收不收钱跟我没关系”。

  “如果微信和运营商之间可以尽快‘握手言和’,我们这些用户也就不用总揪着心了。”北京的微信用户张扬对记者说,虽然很多业内人士都解释说,即使运营商向微信收费,腾讯也不太可能将这部分额外费用转嫁给用户,可自己还是担心双方一旦闹僵,用户正常使用微信会受到影响。“毕竟很多人都在微信里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关系网,一旦微信从运营商网络‘下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非常希望各方‘角力’时能多想想用户。”

  专家观点

  腾讯省掉运营商巨额改造费

  “腾讯微信团队的行动非常及时,非常果断,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本来就应该通过市场各方的力量自行解决。”通信世界网总编刘启诚昨日对记者说,非常看好腾讯与运营商的和解前景。

  刘启诚认为,所谓“微信收费”问题,原本只是一个如何优化通信资源的技术问题,一经曝光后,却被迅速升级为运营商“垄断”问题和新老势力的利益之争,这肯定是双方当初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他说,即使微信收费,最终也只会涉及运营商与腾讯之间的费用结算,应该不会转嫁到用户头上。

  据他分析,腾讯自己投入经费解决信令问题,其实是帮了运营商的忙,因为这样一来,运营商无需再投入巨额成本用于2G和2.5G网络的优化改造。“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当于腾讯就微信占用信令向运营商变相交费了。”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微信用户目前已超过3亿,完全有能力超越QQ成为腾讯未来10年的盈利利器,如果不能尽早结束与运营商的这段纠葛,只会因小失大,丢掉已经占领的OTT(互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市场。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现智能的2.5G动态降低信令频率的技术,信令负载有望大幅度降低。”腾讯微信团队产品总监曾先生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