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打响手机保卫战 工信部重拳打击垃圾短信

2013-04-29 08: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垃圾短信日益猖獗,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不少消费者都深受垃圾短信的困扰。今后,饱受诟病的垃圾短信以及让人担忧的手机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地解决。

  近日,工信部连续发布通知,专项治理垃圾短信,同时加强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管理。工信部为何出重拳完善法规标准?对消费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垃圾短信能不能最终消灭?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吴韬博士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对此进行分析解读。

  什么短信才是垃圾短信?有什么特点?

  吴韬:这个问题挺复杂,而且很重要。从现在看,垃圾短信这个概念从这个文字表述就不是一个特别严肃的法律表述,而且我查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其他规范性文件,都没有见到对垃圾短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从一些探讨学术探讨当中,还是能够看到,相对来说比较有共识,就是垃圾短信是指未经用户定制包含有广告欺骗色情等内容,以及短时间内连续发送同样的内容,从而对用户正常使用通讯功能或者对用户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的,这样的短信就叫垃圾短信。

  胡钢: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实没有这么一个词,但是我们有一个类似的词,叫做侵扰性的商业性电子信息。去年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17条是这么说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这个说的有点太绕,大概的意思就是,比如我们现在手机用户能接收短信或者其他电话等,我是接收者,如果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或者我没有向你请求过,或者我明确表示了拒绝,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向移动通信终端比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发送任何的商业性的电子信息。

  发短信的人是违规还是违法,现在怎么界定?

  吴韬:从现在看,事实上全国人大的决定就是法律,虽然它称谓不叫法律,叫决定就是因为现在不是特别的成熟,先出一个临时性的。但是这里面我们看出来了,这个决定本身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粗疏的。垃圾短信最根本的特征和要件是人家没有定制过人家不同意,被动接收,但是是不是我发送了一条,我就违法了呢?甚至还有它有没有产生后果,这个都是要探讨的问题。

  胡钢:有时候同样一条信息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挺有用的,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觉得很烦。比如说我现在特别想买房子,满世界寻找呢,正好有一个不知名的人给我发短信说某某楼盘比较好,也许我会很高兴。这个可能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人不需要这种方式买房子。所以这种怎么界定,虽然全国人大有这个决定,但是在执行层面、操作层面,还有很多很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

  有一个用户手机有信用卡定期通知短信。他在某一个时间点,集中收了大量的垃圾短信,之后发现信用卡被盗刷。这个应该是一个组合拳,短信发送者知道你手机有信用卡资金变化通知,他在这个时间点给你刷大量的垃圾短信,造成关键信息被忽略掉。

  吴韬:垃圾短信本身现在已经引起严重的后果了,这肯定是违法。这个事不是行政违法了,也不只是承担民事责任,是一种犯罪手段了,那就是刑事责任了。另外,这还隐私权的问题。发垃圾短信的人是怎么会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又是怎么知道我正想买房子或者我现在对理财有需求的。

  胡钢:这就是大数据这个问题,很多商家重视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加工,不断完善它的产品和服务,改善我们消费者的这种用户体验。在大数据加工整理时代,侵害最严重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权或者是隐私权,这种影响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垃圾短信侵扰了我们的个人隐私权,我们的隐私权应该怎么保护呢?

  吴韬:从隐私权保护角度,公民个人还是要管理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的复印件就很可能会获得很深层次的个人信息管理服务。如果身份证信息被别人知道了,那可能对你来说就是非常大的损失。如果必须要提供身份证信息,最好用笔就在身份证正中的位置空白处写上这份复印件的用途。另外,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立法。事实上,垃圾短信等很多问题现在的法律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治理起来存贮甄别性的问题。

  对于垃圾短信,很多手机使用者第一大怀疑的就是三大运营商,他们甚至不希望把垃圾短信禁掉。从现在媒体上曝光的案例来看,确实有一些地方基础运营商参与了这些商业活动

  胡钢:他们在工作上碰到这个问题也是很敏感的问题,他们要怎么判断一条短信是否是垃圾短信。我们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保护的,他们操作上实践中也确实碰到很多问题,所以要让工信部授权指定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这么一家12321的中心,把相关的东西汇总起来,大家共享黑名单的制度,大家共享,效率更高,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法律上或者政策上的障碍。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