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谭敏
作为本届政府交出治国理政的第一份答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举世瞩目。通读报告可以发现,改革和民生是两大关键词。贯穿报告始终的“改革”二字,可以说既是成绩单,也是路线图,充分展示了本届政府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而对教育、医疗、食品安全、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一一回应,更是接地气,聚民心。
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杂的背景下,如何拿出可行性的良方,是本届政府的重要使命。事实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许多提法,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我们曾分别在不同的场合陆续听到总理提及。
十八大后,李克强就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成为风行一时的“金句”。就任总理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公开提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在去年7月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合理区间论”,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去年9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他又首次提出了“中高速增长”的概念。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改革举措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可见: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民生改善,扩大内需,最终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结构失衡,投资过热,经济放缓,下不得猛药,又虚不胜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新一届政府已找出对症良方,那就是通过改革来固本培元,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出十几亿人的消费潜力”,通过增强经济肌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强身健体。这或许见效不那么快,但换来的却是可持续的、长期的增长;短暂的阵痛换来的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主动权。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区与深水区,2014年被称为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虽然有待开展的工作很多,但是,本届政府已交出了第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读懂报告背后的“克强经济学”,也让我们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