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新型城镇化为何需本土文化视野?

2014-03-19 13:47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全球现代文明史上,英国在两个领域的贡献值得后世铭记:其一,这里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一点已经众所周知;其二,它是最早把“城市复兴”提高到与“文艺复兴”同一历史高度来对待的国家,而这一点至今在大众视野中,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关注。

  在2004年该国的一份政府报告中,英国人这样理解文化和城市的相生关系:文化在城市中的复兴有三个层面,一是“文化本身的复兴”,二是“文化的复兴引领城市的复兴”,三是“文化并行于城市的复兴”。

  为什么要谈论“复兴”?为什么要在谈论城市复兴的同时,谈论文化的复兴?因为,复兴的对立面,意味着衰落。

  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的文化和城市,最早也最深刻为工业化、全球化所改变。在那里,与工业化、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是生态污染、社区冷漠与破败的贫民窟。但更令英国人担忧的是,在这一场城市危机之中,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本土文化的衰落与“沦陷”。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值得细究和警醒的认知角度——全球工业化背景中的城市危机,背后往往潜藏着本土文化的危机。本土文化的衰落并不像环境的污染那样直观,它足够隐蔽,但却于无声处影响广泛、改变深远。

  这启发我们,在当前中国,当我们谈论上一轮城镇化所衍生的多种弊端,比如工业污染、城乡二元化等等,我们更应看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本土文化在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如何逐步让路、丢掉阵地与走向凋敝。环境污染、村庄破败、基层治理、城市规划千篇一律、房地产化等一系列新型城镇化的待解难题,往往只是城市文化问题的种种表象。

  当英国以“文艺复兴”的姿态率先发起“城市复兴”,他们绝不仅仅在探讨文化如何变成一种产业而盈利,更是在探讨,文化作为城市的一种内在特性和社会心智,应该如何寻回,不再遭到丢弃。

  置于英国城市复兴“三个层面”的认知之下来观照,我们发现,在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之中,就有一个相似的探索者——南海。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南海近年来的种种努力,确实自觉或不自觉走出了一条相似的轨迹:

  2011年,位于南海西部的西樵山首次确立了“最岭南”的定位,发出了“岭南文化原点复兴”的宣言。

  如果说,在过去几年里,以西樵山为基点的南海,一直致力于“文化本身的复兴”,那么自去年以来,随着听音湖、官山人家直至今年初“佛山文旅街”、“一心两脉”等城市发展思路的提出之后,南海当前正处在一个向“文化复兴引领城市复兴”这一阶段进行“转段”的过程之中。

  如同英国等欧美国家在新一轮城市革命中,从一开始就把“文化复兴”与“城市复兴”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当前以“文化引领城市”作为追求的南海,从一开始,其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复兴岭南文化,而是复兴岭南城镇,寻回岭南文化在这座城市的自尊与自信。

  以南海为样本,佛山的新型城镇化正开始从微观的建筑细节、村庄治理,到宏观的文化传承与竞合之中,逐渐找回了岭南文化的视野。

  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岭南文化的视野下,走读西樵山,走读南海与佛山的新型城镇化,希冀看到这座城市如何唤醒一度沉睡的岭南文化,并用岭南文化唤回一度走远的岭南城镇。我们已经看到,岭南文化的星空正在西樵山徐徐升起;我们十分期待,这片星空将会星光璀璨,星空下的这座城市,将一直朝着“文化并于城市复兴”的大未来走去。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