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过场”到真正的“防火墙”,环评正在慢慢回归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昨日,环保部全文公布了环保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吉宁在“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的报告全文。报告显示,“十二五”以来国家层面对151个不符合条件的项目环评文件不予审批,总投资达7600多亿元,涉及交通运输、电力、钢铁有色、煤炭、化工石化等行业。业内表示,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环评愈发开始全面释放“关卡”的效力,真正成为了战略、规划、项目落地前的必要环节。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等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后果进行的预测、评估。环评报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战略、计划、项目的最终命运。此前多年,地方在进行环评审批时不够规范的问题突出,业内频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改变将环评变成“走过场”的情况。
近两年,随着环保工作重新受到全社会重视,民众对于环评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而环保部也在这一时期,利用加强环评效力来为环保部塑造更强势的形象。根据本次陈吉宁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每年我国仅国家层面因环评而被拦住的项目就达1500余亿元。而此前,环保部更曾公布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环保部未通过环评审批的项目就有17个,涉及总投资1094.28亿元。这意味着,上半年环保部每接受6个左右环评项目审批,就会有1个项目不被通过。
然而,随着各部门简政放权改革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这项把住各地规划、项目环境污染的重要权力正在由中央逐渐交由地方手中。陈吉宁回应了业内的担忧,他表示,目前环保部已相继完成五大区域(环渤海沿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战略环评,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制定9个指导意见,开展360多项规划环评,为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项目环境准入提供了重要支撑。可见,这些事关重大的环评审批仍然未旁落他人之手。不过,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还是担忧地表示,要让地方政府感受到压力,除了利用环保部的环评、区域限批等环节、手段外,还需要各部门配套政策和日常监管的约束共同配合形成合力。(蒋梦惟)
[责任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