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复苏将依然疲弱乏力

2016年03月07日 14:2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发布2015年世界经济回顾及2016年展望的文章,文章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继续低速运行的可能性较大,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下降,新的增长动能尚未确立,仍会维持“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的“三低一高”态势,复苏将依然疲弱乏力。

  文章指出,2015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第一,世界经济增速低缓。GDP增长略低于上年。据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5%,增速比上年放缓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低迷。2015年全年,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同比增长3.9%,比上年放缓1.3个百分点。前11个月,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2.3%和1.1%,比上年同期放缓1.1和1.0个百分点。从逐月走势看,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分别从1月份的最高点3.2%和1.7%波动下滑到11月份的最低点1.2%和0.1%;发展中国家则从1月份的最高点4.1%波动下滑至12月份的3.6%(最低点为9月份的3.2%)。

  第二,美国和欧元区个人消费增长加快。2015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增长3.1%,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欧元区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加快,从一季度的1.6%加快至三季度的1.7%;2015年,日本民间最终消费支出下降1.2%,降幅比上年扩大0.3个百分点。

  第三,世界贸易进一步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1月份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量增长2.6%,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波动走低。2015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从年初的771点一度回升至8月5日的1222点(年中最高点),随后持续回落并屡创新低,2016年1月6日,该指数降至467点。

  第四,全球CPI涨幅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CPI同比分别上涨2.0%、1.0%和4.3%,比上年回落0.5、0.7和0.2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2015年,能源价格比2014年暴跌45.1%,非能源价格比2014年下跌15.1%,均连续4年下跌。其中,农产品价格下跌13%,原材料下跌9.4%,肥料下跌5.1%,金属和矿产下跌21.1%。2015年12月18日,纽约期货市场轻质原油价格为34.73美元/桶,创2009年2月18日以来最低水平。

  第五,三大经济体就业形势均有所改善。2015年,美国、日本、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5.3%、3.4%和10.9%,较上年降低0.9、0.2和0.7个百分点。分月看,年内三大经济体失业率基本延续持续走低态势。

  第六,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一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继续分化。2015年,25个国家58次实施了降息措施或施行宽松货币政策,另有10个发展中经济体升息,合计升息了22次。2016年头两个月日本和印尼采取了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丹麦、秘鲁、南非和墨西哥则出台了升息政策。总体来看,发展中经济体货币投放量增加,全球流动性总体宽松,但各国实体经济并未受惠。二是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明显贬值。2015年,38个国家和地区本币兑美元贬值超过6%。其中,哈萨克斯坦、阿根廷、乌克兰、巴西和马拉维幅度超过30%;阿塞拜疆、纳米比亚、哥伦比亚、俄罗斯、摩尔多瓦、土耳其和巴拉圭超过20%。三是世界股指动荡加剧。2015年,世界股指上下波动幅度加大,全年跌幅超过4.2%。下半年震荡进一步加剧,5月末到9月下旬最大跌幅达到15.5%。2016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最高下跌振幅达到11%,截止2月26日今年累计下跌了4.5%。四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持续减少。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发展中国家资本净流入持续5个季度减少,2015年下半年则为净流出。2015年第三季度,国际投资者从发展中国家股市和债市撤资52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谈及对2016年世界经济运行的初步判断,文章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修复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下降,新的增长动能尚未确立,仍会维持“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的“三低一高”态势,复苏将依然疲弱乏力。

  首先,世界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较多。一是流动性充沛已造成一定的泡沫,但2016年多数国家仍倾向于宽松货币政策。二是美国加息带来的不确定性。美联储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美元,其他经济体货币将被动贬值,加大市场汇率风险。新兴经济体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将加剧,据国际金融协会预计, 2015年主要新兴经济体将面临27年来的首次资本净流出,总金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2016年还将面临3000多亿美元资本净流出。美元走强也必然令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承压。三是曾经作为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推动力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

  其次,2016年世界经济初步预测。据世界银行2016年1月6日最新预测,按汇率法GDP加权,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4%,2016年将增长2.9%,均比6月份预测值下调0.4个百分点。

  至于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文章认为,第一,需求疲弱将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一是全球贸易增长低缓,进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二是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加上我国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资源制约加强,我国出口面临发达国家下压和发展中国家上挤的双重压力;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保持低位,如果持续下跌,将使我国进口量较大的能源、资源产品呈量增价跌态势,虽然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同时也会拉低我国进口的总体增速。可采取如下措施应对需求疲弱的冲击:一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扩大外需,并有利于化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二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应着力扩大内需,例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以降低中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负担;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努力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即低端产品供给过剩、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第二,贸易、新技术竞争倒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愈发激烈的国际贸易之争对我国贸易领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传统的贸易理念适用空间会缩小,在新的贸易规则、产业行业标准及技术、质量、环保等方面会造成很多困难,也会使我国贸易在外部需求疲弱的影响下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我国可利用外部压力倒逼国内加速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在技术上创新、在工艺上提高、在环保效能上加强,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是难得的机遇。

  二是新技术的竞争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我国如能在这波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航天、核能、高铁及互联网+等领域发挥优势并占领国际市场,将对国内社会经济和科学研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来自TPP和TTIP的战略挤压,未来需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签订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并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结合。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将波及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未来,中国经济与货币的国际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与国际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加大。但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首先,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等,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扩大;其次,我国跨境资本的流动性在日益提高,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波动性也将加剧;再次,面对新形势,我国宏观政策必须在汇率稳定、货币政策调控和资本国际流动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增大的风险,我国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密切监测国际资本流动,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做好各种应对预案;二是考虑到金融市场冲击具有多边性甚至全球性,我国可联合其他国家做好防范金融冲击的准备,例如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实施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以应对短期流动性和偿债风险;三是必要时可考虑采取限制国际资本流动的措施,比如征收托宾税限制外汇投机交易等。

  第四,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将会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全球热点主要集中在中东及周边地区,这是我国重要能源供应地,也涵盖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正在升温的朝鲜核问题是另一潜在热点问题。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战事爆发,紧张情绪激化,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必将大受打击。

[责任编辑:袁楚]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