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6.7%的GDP增速意味着什么?

2017年01月22日 13:50:43  来源:瞭望
字号:    

 

 

  ◆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在增强:经济趋稳态势较明显、经济结构优化显著、企业效益逐步提高、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 

  ◆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 新一年要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要把握转型增长四大方向:发挥投资三重作用、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弥补创新短板、调动人的积极性 

  

  “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8%。”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经济总量达到74.41万亿元,经济增速同比增长6.7%,企稳回升态势明显。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在世界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处于世界前列。”相关部门政策研究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提示说,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6年6.7%的增速下,按照现价计算,增量超过了6.7万亿元。据IMF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增速有望重回世界第一。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6.7%的增量勇冠全球。此前,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现在,中国经济的体量已不能同过去同日而语,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依旧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据政策研究人士介绍,即使从经济增速上看,全球主要经济体仅印度增速与中国相当,但这也是其调整统计方法提高增速一个百分点左右后的结果。即使如此,两国经济增长动能也不在同一量级。中国经济体量在2014年就超过10万亿美元,而印度现在才2万亿美元左右,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自2009年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以来,中国持续7年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动能。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新常态下可适当少一点总量思维,多一些结构思考。如果经济增速达到6.5%左右的同时,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民生进一步改善,这样的增长就是质量效益型的增长,低一点也可以承受。在这样的综合目标下,再寻求更好的结果。

  四大特点凸显经济基础稳定 

  “经济的上行和下行都有惯性,抑制经济过热相对容易,但扭转经济增速下行就有难度。”结合最新发布的数据,姚景源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观察中国经济近五年来的增长,如果按季度画出经济运行曲线,中国经济在增速持续下行后于2016年一季度开始平缓,并在四季度回稳趋升

  对此,相关政策研究人士为向本刊记者表述了更为积极的判断,并总结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的四大特点表明,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在增强。 

  一是经济趋稳态势比较明显。   

  •   GDP增速全年实现6.7%的增长;

  •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0%,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

  •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9月份以后每月都保持在8%以上。

  •   民间投资也出现了企稳的态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在1300万以上,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全年在5%左右,最近几个月更是在5%以下。

  •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显著。   

  •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占比在提高,服务业增长速度保持较快态势

  •   从工业内部来看,一些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高技术、装备制造等的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

  •   从需求角度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消费对全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在70%以上

  •   三是企业效益在逐步提高。 

      从规模以上工业的利润来看,2016年1~11月份增长了9.4%,而2015年为负增长。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一方面是PPI工业价格回暖,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推进一系列降税清费政策措施,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表示,全年降成本大约1万亿元

      四是市场供求关系在逐步改善。 

      从消费领域看,CPI全年增长2.0%,比上一年的1.4%略微上涨,呈温和上涨态势。PPI工业品价格全年为-0.4%,但近几个月上涨幅度较大。一方面由于价格本身在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输入性因素,再就是过去长时间的价格下行带来了翘尾因素影响。消费品领域和工业品领域的价格走势,都释放出较好信号

      与此同时,市场预期在改善。自2016年3月份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在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期间。有关部门调研也发现,企业对今年经济走势的预判中,尽管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仍有所顾虑,但与去年初的预判相比预期有所好转,市场预期整体好于上年。

      在姚景源看来,经济中高速增长物价平稳PPI和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全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等成绩都来之不易。“正由于这四个方面的来之不易,使整个经济形成了缓中趋稳的态势,也正因为有了现在缓中趋稳的局面,2017年更有可能向稳中求进迈进。” 

      2017年稳固增长迎难而上 

      在看到2016年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同时,各界对2017年的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内部也存在挑战,需迎难而上。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仍旧疲弱。在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过程中,世界经济持续的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和低利率的‘四低’特征仍旧延续。”展望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政策空间下降以及不确定性上升、逆全球化倾向上升,同时仍面临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公投后续发酵、美国内外政策变化、国际金融体系风险和地缘政治冲突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外需难有明显改善

      国内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对本刊记者表示,中央已经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四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和需求升级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三是金融风险有集聚;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增多

      “仔细分析这四大矛盾和问题,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矛盾和问题而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更具有根本性,而其他的问题特别是金融风险和部分地区困难的问题,不同程度都具有衍生性,是由内生动力不足引起的。”张军扩说,如果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其他问题要么会大大缓解,要么就会具备比较好的解决条件。

      这其中,尤其为刘元春所关注的是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他表示,从稳增长角度看,房地产投资总体表现乏力,房地产投资已经逐步告别高增长阶段,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或减弱。同时,改革转型关键时期,去杠杆、去产能进程加快将带来过剩产能企业信用风险的进一步释放。非金融企业部门较高的债务率也会使债务违约风险不断增加。新一年要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面对困难和挑战,宁可把问题想得多一点,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备才无患,面对不确定性才有兜底的政策。”一位受访专家表示,外贸相较于上一年降幅大幅收窄,消费保持平稳,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市场预期整体向好,这些都是2017年寻求更好结果的重要基础。 

      把握转型增长四大方向 

      对于2017年的发展,相关政策研究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需要把握好几大发力点,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其一,着力发挥投资三重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此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农业、灾后水利创新能力建设等短板重点领域。将抓紧制定各领域补短板实施方案,省级层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要扩大有效投资,起到补短板、调结构、增供给‘一石三鸟’的作用。”徐绍史说。

      对此,张军扩也告诉本刊记者,现阶段中国城乡投资需求依然很大。农村道路的硬化、村容村貌的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危房的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改造,需求量都很大。“加大这方面的投资,既有利于补短板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而且也有利于扩大需求和稳增长。”

      其二,着力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 

      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因为实体经济是民生之基,是国家安全之本,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实体经济的总规模还需扩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中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4万亿美元,比美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的总量高出大约27%。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谈不上充分。2014年中国人均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即使只把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提高到美国一半的水平,第二产业的经济总量也需要增加70%左右。

       其三,着力弥补创新短板。 

      李伟认为,中国在关键领域创新总体仍旧匮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大技术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继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高单个创新主体的资源投入水平;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各类主体创新的体制机制,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其四,着力调动人的积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都需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逐步形成的对各级干部很强的激励机制,现在需要很好地处理破与立、堵后门与开前门、约束与激励的关系,以鼓励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相关政策研究人士最后说

    [责任编辑:李帅]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