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如何看待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落

2017年05月09日 09:01:3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字号: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落,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处于筑底企稳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

  随着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但有效供给仍显不足

  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4.0%,前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后者回落1.1个百分点。

  官方发布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虽然均处扩张区间,但较上月双双回落。日前发布的财新PMI数据,也印证了扩张势头放缓的态势。4月份财新PMI为50.3%,低于3月份0.9个百分点,增速放缓至去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点。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回落,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处于筑底企稳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

  仔细分析构成PMI的分项指标,构成经济下行压力的因素集中地表现在供需两端双双走弱,特别是二者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上。

  4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3.8%和52.3%,虽然仍位于扩张区间,但分别比上月回落0.4和1.0个百分点,且二者差值扩大至1.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差距的扩大,表明制造业生产有所放缓,市场需求走弱。

  进一步结合购进价格和产出价格看,4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1.8%和48.7%,分别比上月下降7.5和4.5个百分点,均为2016年7月份以来的低点,出厂价格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尽管近期大量初级产品和工业中间产品价格快速回落也受年初产量上升、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流动性收紧等原因影响,但价格波动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

  PMI扩张态势的放缓,从侧面反映出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经济增长面临着压力。要解决这些困难和压力,必须把推动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作为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供需矛盾的根子不在于需求疲软,而是随着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但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从4月份的数据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1%和53.4%,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0.9和2.2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2%,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说明,如果能在供给侧多做文章,为供给注入新活力、新动力,通过供给创新激活需求,经济增长就有了稳固的基础。

  因此,在经济增长的内外压力并没有真正消去,经济增长根基并不牢固的背景下,不能走依赖基建和房地产两大类投资的老路子,而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使供需两侧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实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使经济走出底部,实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