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京公交地铁票价可能调整,新方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央广网财经7月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北京市发改委和交通委从昨天开始开展“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活动,大家可以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登多种方式进行讨论。看到这则消息,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票价是不是要涨了?
实际上,北京的公交和地铁票价是比较便宜的。地铁全程2元钱,而乘坐公交如果刷卡的话,票价最低只要4毛钱。低廉的票价为降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带来了显著的作用,不过票价低廉也给公交和地铁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数据显示,北京公交去年的收入是25.93亿元,这个数字比2007年还要低16%。而去年公交的支出高达176.16亿,也就是说,北京公交去年亏损了150亿。同时,北京市去年投入公交和地铁的补贴超过200亿。
公交地铁票价该不该涨,又该怎么涨?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对此发表评论。
北京市现在开始针对公交地铁的票价调整进行意见征集。相比听证会而言,这种公开征集意见的形式更接地气,征集到的意见范围也会更广泛。如何看待这种形式?
张彬:这次北京市发改委和交通委就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以往相比,有几个新的特色,首先,北京市在第一次在价格方案形成之前公开听取意见,先广泛的争取征求北京市民的意见,这是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的体现,先不预设方案,不预设前提,而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第二,在征求意见方式上也采取了新的方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特色,比如网上留言,微信等方式,更广泛尊重了民意,可以真实反映大家的要求。第三,这次公开征求意见应不仅仅集中在价格的调整方面,还涉及到了公共交通和服务的意见,意味公开的征求意见更多体现了公益性。
去年北京光是公交就亏损了150亿,而地铁也亏损了30亿,与此同时,北京市去年对于公交和地铁的补贴高达200亿。可见这种低票价的情况现在看起来可能难以持续。那么,公交地铁票价调整,目前看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何?如何让价格调整的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
张彬:首先,从北京市的公交和地铁的营运情况变化来看,截止到去年,公交里程已经1万9千多公里,地铁和2006年相比里程也翻了一番,现在400多公里有277个站,加大的里程都是靠财政修地铁、铺设公交的网络,而里程涨了这么多,票价还没有变化,意味着相应的政府财政可能会向公交方面会更倾斜,给相关部门、公交运营系统造成压力。第二,从市场经济规律而言,公交定价首先要遵守“谁受益谁承担的责任”的原则,现在全靠财政补贴,也就意味着全社会在北京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要为此买单,比如很多老年人不乘坐地铁,如果地铁补贴过多,是不是意味着老年人的权益受到损失?从市场规律来讲,多坐多付钱也是一般的规律。第三,这种持续性的、大幅度的财政补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是没有可持续性的,把公交补满了医疗补不补、住房补不补、公共服务补不补呢?在对票价进行适当的调整也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确实要考虑政府财政的压力和低收入百姓出行费用的承受能力。
现在北京公共交通的一票制普遍存在,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比方说地铁,最短的两站之间只有400米,最长的两站之间的距离高达88公里。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一票制,对于老百姓,对于公共交通部门,都显得有点不合理。那么,考虑到各种因素,调整票价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一票制是否有取消的可能?
张彬:目前一票制不太适合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公共交通中的弊端。在相应的政府服务中所说的“一阵风”、“一刀切”是不可取的,北京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实行了这么多年的一票制,到今天进行适当的调整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调整要考虑到怎么调整,现在有很多传言,比如起步三块,最高五块等,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相对公平的、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政府部门能够接受的价格。理论上讲,应该是按里程,也就按站付费,多乘坐多付费,具体到相应的线路的转换等再适当予以考虑。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