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 正文

评论:广州车牌竞价别老让公众疑窦丛生

2013-09-27 10:27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昨天进行的广州9月份中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12人以最低价10000元成交,而成交均价则在上月26599元基础上冲破3万元关口,跳高至30802元。这一结果引发网友一片哗然,被称之“诡异”,对12人“究竟是哪路神仙”议论纷纷。而负责竞拍的广州产权交易所给媒体新闻通稿称,“个人1万底价成交重现属正常现象”。

  就现有信息来看,网友的疑惑很难说纯属诛心之论。自今年5月份个人车牌竞拍最低成交价首次突破万元关口、以11600元成交之后,已经连续4个月与底价成交绝缘,而且“几连跳”。尤其是8月个人最低价达到23900元之后,普遍认同正常推论“按涨势9月或破3万元大关”。谁能想到底价成交还会“咸鱼翻身”?

  据称,本次竞价拟配置个人指标3562个,实际产生买受人3375个。由于报名且通过资格审核的个人中,有1306人未按规定交纳保证金,其中还有109个具备资格的个人并没有出价,最终导致有人可底价成交。从供求关系看,供大于求之下底价成交就有可能。问题是,谁能精准估算到本次竞拍会出现如此情景?难道真的纯粹“碰运气”?

  另一点是,因车牌竞价后弃标人数一度逐月攀升,已被市民疑有“托儿”暗中抬价。虽然广州市指标办以“整个竞价都是公开公正的”及“弃标数量和出价不影响成交均价”等为由作出回应,但尚难彻底打消公众的疑虑。此番竞价期间,上下午分别播报个人竞价均价为24306元、26073元,呈攀升之势,最终却出现底价成交而均价飙升的奇怪现象,公众疑惑乃至“怀疑有内情”就很自然。

  客观讲,公众对于此次“诡异”现象的真相不应臆断。但是,拍卖方以“不足为奇”一言蔽之是否令人信服、公众的诸多疑惑能否消除,还需用信息完全公开和公众介入监督来说话。这12人是哪路“神仙”能否作稍稍详细的披露?整个成交价位分布、尤其是最高成交价是多少可否公开?这些是能否解开疑团的关键。

  更根本的是,舆论已数番呼吁竞拍前公开竞拍人数,但一直被相关方面以“拍卖惯例”和“机密”等为由拒绝。然而,无论怎么说,都无法回避车牌是行政部门依法授予车辆所有者的标识、属公共产品范畴的属性,而非纯粹市场商品,且车牌竞价仍是政府行为。既然敢承认车牌竞价不是为了“搞创收”,不公开竞拍人数等关键信息并非为了抬高竞价,更不可能有“托儿”,那么,竞拍前公开竞投人数信息又有何难?

  说到底,只要有“身正”的前提,再从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满足公众诉求以维护政府公信力角度出发,即便是真有什么“拍卖惯例”,车牌这一公共产品的竞价也完全可以大胆打破。只要这个关不过,公众的疑虑就始终打消不了,遇到“诡异”现象更加疑窦丛生就成为必然。

  (琼人)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