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 正文

评论:公车改革的负负得正

2014-07-24 10:03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经过了20年的踟蹰和多城市试行后,公车改革方案终于挂上了“前进挡”正式上路。此前,已先后有各式各样的相关办法和条例出台,再加上本次使出的“硬招”,对于本就缺乏利好政策的北京车市来说,乍一看似是“雪上加霜”,但实则却可能产生“负负得正”的效应。

  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了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而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而且,对于方案落实还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也就是在2016年底,公车改革必须全面完成,可见中央的坚决态度。此令一出,在民众看来,必然正能量指数爆表,拍手称快。可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对于在公车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汽车品牌来说,这一政策似乎令人沮丧;而对于政府机关数量众多的北京来说,也像是一盆冷水。但如果从潜在因素分析,大量公务车的取消反倒对市场有拉动作用。

  首先,限制了公车使用权,公务员们会产生个人购买新车以及二手车置换的需求,而没有购车指标的公务员,又可利用交通补贴推动汽车租赁市场;另一方面,在北京这样的特殊城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目前除了电动车摇号易中之外,此类车的租赁业务也逐渐成熟。其次,对于车企来说,在2011年工信部就已发布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规定申报公务车的轿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这使得豪华品牌早已做出对策。一直致力于摆脱“官车”形象的奥迪方面就表示,公务车目前在该品牌整体销量中所占比例已经非常小,相对的私人购车数量每年以10万-20万辆的速度在增加,因此公车改革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双18”政策只实行了3年,再加上合资品牌众多,平摊下来每家的公车比例也很小;而这对自主品牌的影响就更小了,因为公车选用车型目录开始力挺自主品牌的时间还要更晚一些。综合来看,取消市场份额并不大的公务车,却可以腾出更多的私人置换及购买空间。(曹锦)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