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SUV持续火热,既是市场的亮点,也是值得警惕的节点。受益于“小排量购置税减半”的政策红利,1.6L及以下排量的SUV车型,更是表现抢眼。在为自主品牌市占率攀升鼓舞的同时,也不禁要问:产品结构过分偏重于SUV,是否能够保持长效的发展节奏?
中国经济网通过观察和分析自主品牌的产品结构、营销手段、销量数据、并综合行业发展规律,发现自主品牌的“新车效应”较为短暂,在取得阶段性成绩后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这说明了自主品牌的稳定性不足,难以维持较长的产品生命周期,对于产品换代、品质提升和品牌塑造,都较为不利。
正所谓“居安思危”,在乐见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愿意为其良性、长效的进步而提出我们的思考和建议。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三篇,分别对长安在SUV及轿车市场的销量支撑CS75、逸动车型进行观察,以分析自主品牌“新车效应”较短现象在长安身上的问题。
长安7月产销数据
作为首个产销达“双百万”辆的自主品牌,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在上半年突然出现的销量大幅下滑,引发业界关注。7月销量出炉后,其状况依然未见好转。
据长安汽车官方发布数据,包括逸动(含逸动XT)、悦翔系列、CS75、CS35在内的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7月共销售29350辆,同比下滑24.7%;前7月,其销量为353065辆,同比下降8.09%。其中,7月降幅相比上月有所收窄,而前7月降幅则持续扩大。长安自主乘用车6月销量达38644辆,同比降幅达27.86%,上半年同比降幅达6.22%,销量为323715辆。
“这几个月的销量变化主要是受到公司内部调整所致”,长安汽车品牌公关总经理杨大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主力车型在第二季度下滑主要还是因为结构上的调整。产品切换时间上的延后使得这两款车型(CS75、CS35)后继乏力”。
据悉,2016款CS75将上市周期从年初推迟到3月底,此后由于经销商清库等因素,影响了总销量;此外,CS75正在筹备1.5T车型,计划第三季度上市,因此进行了产能结构调整。
尽管有着“内部调整”等原因,但自主品牌“新车效应”较为短暂的现象在长安身上多少也是有所显现,值得警惕!
长安CS75销量图
CS75 7月继续下跌 “新车效应”不足两年
长安在SUV市场销量的主要支撑CS75,2014年北京车展上市后一路高歌猛进,上市半年销量破万,不到一年突破1万5千辆。进入2015年下半年,其上升势头愈发明显。最终,CS75以186623辆的成绩拿下2015年SUV销榜第四位。
2016年1月,CS75迎来其上市后的销量最高峰——27148辆。此后,便开始急转直下。4月CS75销量出现腰斩,降至10663辆,同比下滑25.86%;5月11495辆,同比下滑23.94%;6月更是退出万辆俱乐部,销量仅8624辆,同比大降45%。7月,CS75销量继续下跌至6737辆,同比降幅达39.82%。相比年初,CS75的月销量下降了2万多辆。
与哈弗H6等SUV车市“常青树”相比,CS75的“新车效应”维持了不到两年。
除自主SUV内部竞争加剧,合资SUV大举反攻等因素外,长安商用推出的首款SUV——CX70对于CS75的销量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长安CX70销量图
今年北京车展上市的CX70,当月完成销量4285辆,5月爬升至9723辆,6月破万,达10058辆。同属长安旗下,车身、轴距等尺寸均压CS75一头,官方售价也比CS75便宜了2、3万。在此情况下,欲购买长安SUV的消费者似乎并不难选择。
不过,CX70 7月销量仅为6569辆,环比下滑34.69%。不禁令人担忧起CX70的“新车效应”又能延续多久。
逸动追赶龙头无望 小改款被指变动不大
作为长安自主轿车销量的核心支撑点,长安逸动自2012年1月上市后,似乎有些慢热。在经历了近两年时间的销量爬坡后,逐步跻身月销万辆行列。2014年9月,其销量突破1万5千辆。
2015年1月,经过年底的冲量,也让逸动迎来其销量最高值——22964辆。然而,2015年上半年,逸动销量却是又跌回至万辆。尽管2015年下半年,其销量有所回升,但是进入2016年后,逸动又出现了新一轮的下跌。7月,长安逸动销量仅8295辆,同比下滑18.79%。不仅追赶自主轿车龙头——帝豪无望,更是在5、6、7月,连续三个月被艾瑞泽5抢走亚军地位。
长安逸动销量图
有分析认为,逸动销量下滑,一方面是受到帝豪、艾瑞泽5等车型的市场挤压。另一方面,逸动自上市以来一直未曾更新换代。而7月25日推出的逸动小改款也被认为是变动不大。以此期望延续逸动的“新车效应”,似乎难度较大。
据悉,今年下半年,长安汽车在推出新逸动后,还将推出CS15DCT、CS751.5T、悦翔V71.0T、CS352017款等四款车型。除针对现有车型的更新换代外,长安也将新增旗舰产品CS95、全新紧凑型 SUV长安CS55、新中级车睿骋CC,以及全新MPV车型V50。
我们在乐见自主品牌打造“爆款”以迎合市场,迅速赚取销量及市占率的同时,更期待自主能够诞生出经受住时间考验、抵挡住竞品冲击的“经典”。(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涛)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