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点击排名  > 正文

中日韩启动自贸区第三轮谈判 恐难触及实质性议题

2013-11-26 14: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原标题:中日韩启动自贸区第三轮谈判 恐难触及实质性议题

  中日韩多边自贸协定(FTA )第三轮谈判于26日在日本东京启动。此轮为期四天的谈判将围绕多个议题展开讨论。专家指出,尽管自贸谈判前景广阔,但受限于敏感产业、谈判方积极性等多个因素,谈判进展或将继续经历缓慢过程,本轮谈判可能还会围绕谈判的模式等展开,而不会触及实质性议题。

  在此次谈判中,三方将举行商品、服务、投资、竞争、知识产权、电子商务领域的工作小组会议和有关环境、政府采购、食品领域的专家对话。韩国产业资源通商部表示,目前中日韩三方处于谈判初级阶段,正在针对谈判的框架和重点开展工作。

  作为东亚经贸框架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韩自贸区FT A于2012年11月正式宣布启动,并分别在今年3月于韩国首尔完成了首轮谈判,今年7月30日至8月2日在上海完成第二轮谈判。在前两轮谈判中,三方讨论了自贸区的机制安排、谈判领域及谈判方式等议题。

  10月22日至23日,中日韩三方在首尔举行了三国FT A第三轮谈判的筹备会议,主要讨论了商品贸易谈判模式及第三轮谈判的具体安排。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三国在筹备会议上表示,将争取在2015年年底前结束谈判进程,这也是中日韩与涉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自由贸易谈判的其他13国希望达成协议的时间。

  中日韩三国均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和进出口市场,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有着密切的合作。2012年,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之和达到14.3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和亚洲经济总量的20%和70%。同期,三国的进出口总额为5.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35%。据韩联社报道,中日韩缔结FT A之后,将形成继现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市场。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三国间建立自贸区既可以加强三国经贸联系和促进东亚地区经济融合,又可以抗衡美国通过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T PP)平台布局亚太的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但专家表示,由于存在敏感产业、政治环境等诸多阻碍,中日韩自贸区的建成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中国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此前表示,在经济方面,中日韩三国经济水平差异性较大,产业分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容量、市场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导致对产品准入标准的差异化要求,从而增加了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障碍与摩擦。”

  孙元江指出,三国对敏感产业的关注也会加大谈判的难度,例如,日本的敏感产业有:农业、钢铁产业、能源产业、造船产业、服务和纺织等加工工业。韩国的敏感产业有:农水产业、能源产业、服装和纺织等加工工业。中国的敏感产业则包括化工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金融业、零售业、中高端制造业。其中,农业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头等难题。

  另外,对于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三国的心态各不相同。总体而言,中韩比较积极。中韩已经率先启动了中韩自贸区谈判,最近的第8轮谈判于18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举行,双方讨论了协议草案和关税减让表的内容。

  相比之下,日本的推进意愿则可能受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的影响。日本已经于今年7月下旬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目前中国与韩国没有加入这一谈判。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从大氛围来看,安倍政府的态度不利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目前日本的战略倾向是跟着美国走,优先T PP谈判,而对中日韩的自贸区关注度相对较低。

  宋泓认为,中日韩自贸区第三轮谈判预计仍将是三方“摸底”和“试探”的过程,还将围绕谈判的模式等展开,而不会触及实质性议题。

  宋泓说,自贸区谈判都要经历多次博弈的长期过程,中韩自贸区谈判在进行到第八轮谈判时,才开始列出双方想要和不想要的系列清单。之后的过程就是对照清单,针对有分歧的内容进行长期艰苦的“讨价还价”。所以,只有当谈判到了开始出价的阶段才能说触及实质性内容,而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还没有到这个阶段。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