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快的打车大战偃旗息鼓一段时间后,阿里巴巴和腾讯有可能搅乱另一个市场——约租车。与出租车相比,约租车市场高端顾客多、政策限制小、司机端的市场丰富,易到用车、Uber(优步)、AA租车等企业都已积累一定用户。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获悉,腾讯正悄然布局其约租车产品U打车,而阿里旗下快的打车则在本月早些时候将大黄蜂打车更名为“一号专车”,改做约租车业务。两大互联网巨头转战租车市场,会否引发新一轮价格混战?
腾讯悄然培训约租车
“腾讯也要开始做租车了,现在正在找人做培训。”北京商报记者乘坐一辆雷克萨斯去往上海虹桥机场的路上,司机如是说。他是易到用车的签约司机,从记者住的酒店到虹桥机场,24公里的路程,记者花了108元,他挣了130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商务租车服务替代打车,尤其是送机、接机这样的可预约服务。AA租车的“资深用户”阳先生认为,司机服务和车况都是商务租车优于出租车的重要原因,而且价格差异也并不大。“从通州到中关村,商务租车只比打车贵20多块钱。”
作为急速扩张中的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本月8日,被快的打车收购的大黄蜂发布了新品牌一号专车,开做中高端商务租车服务。而此前表示“不做商务用车服务”的滴滴打车也即将加入战局。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在海淀区上地某办公楼下竖着一个写有“U打车业务培训”字样的易拉宝,一位知情人士透露,U打车是腾讯旗下的商务租车业务,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正在招募司机和车辆,而且已经举办了几次培训活动。
北京商报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走访发现,U打车仍是一副“创业公司”的样子,用于司机培训的培训教室暂时没有人,记者拿到的400服务电话也是空号。当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是来咨询U打车服务时,一位负责人非常吃惊,“这个业务还在内部商讨阶段,你怎么知道的”?
该负责人透露,U打车业务范围不针对私人车主,只面向租赁公司进行大批量招募,属于“B2B业务”;招募的车辆为七座商务车及中高端车辆,如奥迪、别克等,需要司机全天候服务;车内设有GPS,用于随时定位和管理。与同行相比,该人士表示,U打车的车辆级别会更高,订单价格和起步价也会稍高。
商务租车市场将现混战
目前,商务租车服务已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市场,但仍在无序竞争阶段,格局未定。因此,无论是AA租车买下100辆特斯拉投入运营这样的新闻,还是美国约租车软件Uber入华这样的消息,都有可能为约租车市场带来变化。
在现在的市场格局中,成立于2010年5月的易到用车仍是市场老大,高调入华的美国商务租车软件Uber也在日前发布了App产品。此外,AA租车和刚刚更名的一号专车,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几家商务租车软件的业务模式几乎一致,只在提供的业务范围、计价方式和有无外部流量入口等非核心内容上有所区别。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单价最低的是Uber,以奥迪A6L为例,Uber单价为4.6元/公里,而其他几家都在4.9-5元不等。不过Uber倾向于长租,设置了50元的最低消费,而易到用车和一号专车的起租价格分别是25元和29元。
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表示,与同行相比,一号专车希望做得更高端,这也是为了与快的打车形成更大的差异,吸引不同用户。在他看来,此前在打车大战中积累的经验,让一号专车对市场和政策都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我们没有采取司机加盟的模式,全部是与拥有车辆的租赁公司合作,司机与劳务公司合作,自己进行培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不少商务租车平台采取私家车司机“挂靠”租车公司加盟的模式,打了私家车投入营运的政策擦边球。
这也是商务租车平台与打车软件的不同,与打车软件只负责“调度与对接”相比,商务租车的链条更长,模式相对更“重”,但优点就是平台对终端有更强的把控能力。
阿里腾讯或引价格战
在阿里和腾讯相继进入市场后,价格战被看做无法避免的一个趋势,这也将提高商务租车市场的准入门槛。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腾讯和阿里在租车领域的拼杀,对易到用车和AA租车而言并非好消息,“两家一旦引发价格火拼,这些独立公司肯定会受到牵连,或许同时会是企业‘站队’拿投资的好时机”。在上一轮大战中,阿里巴巴投资快的打车、收购大黄蜂;腾讯投资滴滴打车。现在打车大战偃旗息鼓,市场格局也基本稳定下来。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任何一个新兴市场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价格战都是难以避免的一个过程,无论是B2C价格战、团购大战还是打车大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是一个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经阶段。行业必须经过这个阶段,才可以走向稳定的局面”。
O2O媒体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认为,腾讯和阿里布局租车界能看出他们多业务拓展的野心,价格战会出现,但影响不会像滴滴、快的大战时那么明显。“商务租车领域的定位高端,一般是机场接机、商务会议等,用户群体大多是商务人士,受众面较少,不像出租车的使用率那么高,所以价格战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黄渊普认为,阿里巴巴和腾讯布局租车市场,主要还是希望扩展支付场景,以此推广其他业务。
不过,叶耘认为价格战不会来临,这主要由于商务租车市场与打车市场的受众对象不同,“用户并不是价格敏感型的,而且很多商务差旅可以报销,用户会更注重服务,比如一号专车现在就非常重视对车辆的把控,我们将车辆统一标准化,提供矿泉水、纸巾、雨伞,上海和广州还全部覆盖了WiFi”。同行们也大多持相同观点。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AA租车为用户提供冰川水,车内常备雨伞、口罩、拖鞋、急救包、充电器和车载WiFi。Uber还提供了司机打分机制。打分数据沉淀到后台,Uber会根据用户反馈来不断提升服务水准。在美国,只要司机的平均评价低于四星,Uber就会解除合作关系。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还有租车公司提出要打造“司机+管家”式的高端专享服务,发力差异化市场。
黄渊普认为,对于现有的商务租车企业而言,在腾讯阿里大战中博得生机的关键一是要抢占服务资源,即客源,一方面加紧与租车公司合作,另一方面找到更多合作方式;二是加强市场宣传,像易到用车一样投入广告提高知名度,“烧钱换市场”,培育新的消费市场,增加更多用户。
叶耘认为,目前租车市场庞大,北京会有上千家租车公司,其中有100多家与一号专车合作,“与打车大战不同的是,由于市场基数大,商务租车平台的竞争不会突然加剧,而且这也是汽车租赁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此前,汽车租赁公司主要与旅行社和企业签约,面向“To B”市场,而商务租车平台让汽车租赁公司开始从“To B”向“To C”转移,相当于提供了市场增量,这也会让租车公司运营效率提升,有更大的信心去购买更多车辆,做大企业。
从讨好司机到讨好用户
自媒体人阳淼认为,与打车软件“讨好司机”的运营思路不同,商务租车平台讨好的是终端用户。“从链条上看,商务租车对出租车的冲击会更大,但落后的既得利益管理方式,是阻止出租车向商务租车转变的非市场因素。”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商务租车市场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在政策层面的“私车营运”问题,是困扰商务租车行业的一大瓶颈。比如近年来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处罚条例》规定:对于闯红灯、高速路逆行等十种罚款额度为1000元的违规行为,随着违规次数的增加,罚款额度也将逐步攀升:四次以上2000元、八次以上5000元、十次以上1万元。超速行驶、遮挡及污损机动车号牌再犯的罚款额度也将翻一番达到1万元。这对于租车公司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如果租车公司一辆车一年可租给100人,前三个人有违章,那么第四个人要罚2000元,若违章到十次后则要交罚款1万元,租车公司肯定要承担大头。这对于公司发展是不利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的魅力之处,一是对资源的充分适配,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尽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细化及进步,商务租车也会在经过充分竞争后走出监管的“灰色地带”,并拥有市场化的、正常的盈利模式。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