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社保、高考、医疗乃至于“专车”等诸多具体的民生问题上,出现了利益的分化,出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一些认识上的偏差都是正常的。需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弥合分歧,凝聚共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8年前震动全国的瓮安事件,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大楼被冲击,中学生成为街头闹事的主力。瓮安事件有当地社会治安混乱、命案留下悬疑等复杂背景,中学生的一时冲动害了社会也害了自己。事后如何处置这些涉案的未成年人?时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力主贯彻教育、挽救的方针,不使用监禁刑,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学校、回归家庭。省政法委为此作出决定,“试行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近日,据媒体报道,8年后,当初104名涉案青少年中,已有94人的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被消除。瓮安县指派专门的老师,了解家庭背景、思想状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目前,有76人考上了大学,没上大学的普遍找到了体面的工作,有的甚至获得了县级荣誉奖励。
如果当初对他们采取一味严惩的做法,一棍子打死,就不会有今天的回归社会。瓮安事件提示,对于那些处在主流社会法律、文化规范边缘的人群,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潘晓讨论:年长一代的耐心和热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年轻人分别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信,对“十年浩劫”后国家如何恢复元气感到迷茫,感叹“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提出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1980年5月,该杂志将两人的“吐槽”合编为一封“潘晓来信”刊出,立刻引发了一场人生观大讨论,有6万多人给编辑部来信各抒己见。
那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初始时代。对于这样的负面情绪和认知,这份团刊不是居高临下、严词驳斥,而是平等对话、循循善诱。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专程来到编辑部,座谈了近3小时,诚恳地表示:
“这个讨论引起千百万人的关心和兴趣,我也是这千百万人中的一个。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讨论,凡是关心青年一代成长的人都应该有兴趣。”
“青年们讲讲自己的苦闷和失望有什么不好……这表示他们对社会究竟还是抱着希望和信任。”
“他们叹息了,或者发些错误的牢骚,我们不应该恼怒,也不应该置之不理,而应该弄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并且认真地帮助他们找到希望的所在。这里最需要的是年长一代人的耐心和热情。”
1年后,编辑部刊出总结文章《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分成4个部分:“重新探索人生意义是历史的需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科学地看待‘公’与‘私’”“在振兴祖国的奋斗中开拓人生之路”。这场讨论被20世纪80年代过来人称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由于这真实、这坦诚和它所蕴含着的理解与信任,为我们原本冷漠了的心房,投进一束温暖的光”。
知识同构 情感共振
1987年7月3日,笔者作为《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高校师生,写出述评《书海迷人需舟楫——首都大学生读书生活透视》。北京大学东语系党总支副书记说:“学生的读书兴趣变化太快,我们想亦步亦趋,也力不从心。”而同学们则埋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不能与学生‘知识同构’,对话不能以学术对学术,就难以再深入到思想的其他层面。”
早年《中国青年》杂志创始人恽代英,每天收到几十封读者来信,不管多忙,都一一回复。《中国青年》发表了大量与读者探讨恋爱、婚姻、学习、工作的文章,在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等方面给予引导性意见。恽代英有句名言:“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
1987年年初,强调对大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人民日报》发表高海浩、蔡志培的通讯《走上探求真理的讲台——记浙江“马克思主义讲演团”三位青年理论工作者》,体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知识同构”。团干部孙荣根,浙江财经学院教师吕竺笙、陈寿灿,都是20岁出头,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与其他年轻人一样曾对西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被尼采优美的文笔所吸引,钻进去再跳出来,现身说法自有一份打动人心的思想魅力:
“萨特早期强调‘个人选择’‘绝对自由’,而后期推崇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当萨特自己终于愿意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之时,我们却还在盲目崇拜他过去的哲学。”
“怀疑,往往导致轻信。而成熟的标志,则是由怀疑走向科学的理性。”
三位年轻的理论工作者骑着自行车,几乎走遍了杭州的高等院校开讲座,以一个知识广博、善解人意的兄长形象,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样的宣传教育、思想引导,才能够“入耳入脑”。
维护底线,聚同化异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对错误思想勇于“亮剑”,成为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例如,电影《英雄儿女》表现了20世纪50年代军民爱国主义、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操。但在网络自媒体上,出现过对演唱这部电影主题歌的女歌手冷嘲热讽的极不正常情况,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群起声援。中央电视台暗访揭露东莞嫖娼,网上甚至出现了“东莞不哭”“东莞挺住”的奇谈怪论。《人民日报》发表“钟新文”系列评论,分别从是非界限、文明底线、媒体责任和治理责任等方面,旗帜鲜明地支持政府扫黄,匡正社会心态。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和着力点,重在做好“灰色地带”的争取和转化。一方面,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这样的问题上,13亿中国人的利益高度一致;但在就业、社保、高考、医疗乃至于“专车”等诸多具体的民生问题上,出现了利益的分化,出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一些认识上的偏差都是正常的。需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展示“年长一代人的耐心和热情”,做好过细的宣导和说服工作,引导大家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弥合分歧,凝聚共识。
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思想工作的目标受众,舆论斗争的对象锁定,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政治立场要用政治效果来检验。《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总结过:音乐也好,绘画也好,都要求处理好强与弱、深与浅、浓与淡、快与慢、高与低、刚与柔、轻与重等的关系。“我们处理新闻不大讲究艺术,不大考虑新闻艺术处理的效果。通病就是:只知道旗帜鲜明,不知道委婉曲折;只知道理直气壮,不懂得刚柔相济;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只知道浓墨重彩写英雄,不知道轻描淡写也可以写英雄;只知道浓眉大眼是美,不懂得眉清目秀也是一种美;只知道响鼓重锤,不懂得点到为止;只知道大雨倾盆,不知道润物无声。”
如果对需要投入巨大“耐心和热情”的“灰色地带”,简单地采用对“黑色地带”的强势斗争手段,有可能把有待争取和转化的中间人群推向另一面,智者不为。非红即黑的思维,不符合恽代英以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红色基因。
肯德基风波:维护法治底线
近来,南海仲裁等事件,激发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爱国情感,网民强烈谴责国际势力冒犯中国民族尊严的卑劣企图。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截至7月18日15时,微博话题#中国一点都不能少#阅读量超过65亿次,发表评论807.6万条。
然而,在少数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围堵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品牌店铺的情况。《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涵养理性包容的国民心态》,指出:“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首先是一种运用理性的能力。”以为只要“爱国”就能为所欲为,不惜伤害同胞利益、损毁公共财产、破坏社会秩序,这不是爱国,而是害国。
一大批主流媒体和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及时发声,表明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在网络舆论场上引发共鸣。需谨防线上的言辞失控溢出互联网,变成线下的一时冲动,影响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