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的不良率将会有所控制,但不良资产规模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上升。”在8月6日召开的中国政法大学金融不良资产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研讨会上,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做出上述表述。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新一轮周期的到来,业内开始不断探索和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防范金融风险。来自监管机构、司法机关、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在研讨会上建言献策,研究不良资产处置的新环境、新政策、新机遇和新挑战,力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攀升
在去产能紧锣密鼓的推进过程中,外界开始担忧不良资产的加速暴露。
对于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于学军认为,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加速去杠杆,导致消费持续下滑,进而影响我国外贸呈现“断崖式”下跌。而我国又是典型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大环境的持续低迷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引发不良资产上升。
除了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货币供应量膨胀也是银行不良贷款攀升的一大原因。
“近来年政府开始加大投资力度,投资必须要有资金来源,必然导致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也是近年银行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资产类业务大幅扩张的根本原因。”于学军称。
“银行业不良贷款的爆发最早发生在2012年,首先反映在江浙沪等东部沿海地区,近三年不断地向中西部蔓延,2014年开始呈现不良额和不良率‘双升’的局面,并延续至今。”于学军表示,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率将会有所控制,但不良资产规模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增长。
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不良贷款约为1.98万亿,占比2.01%。其中,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7000多亿,股份制银行2500多亿,城市商业银行(1147家)1800多亿,外资银行130亿左右。另外,关注类贷款约3万亿,企业应收账款约11万亿。
“这些都是风险隐患。”庄恩岳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直言。
特别是在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风险更加突出,“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规模的压缩难之又难。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两高一剩”贷款余额为2.28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两高一剩”贷款余额就超过了1.5万亿元;截至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
“治病”“防病”双管齐下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增长,曾经作为银行业不良资产“清道夫”出现和存在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将面临更多机遇。
庄恩岳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第一,不良资产剥离与处置将由政策性、准商业性向市场化转变; 第二,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竞争加剧,AMC牌照价值的重要性下降;第三,不良资产处置应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相结合;第四,在不良资产处置中,要以开放的心态引入产业资本。
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蒙宇认为,资产管理公司是地方金融风险的过滤器,应重点围绕地区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政府、其他金融机构联手,避免流动性问题导致企业“休克”并产生风险扩散和连锁反应,做好“治病”的同时也要业务前移,做好“防病”的工作。
而对于银行业来说,不良资产处置也是一大挑战。广发银行资产保全部总经理刘律分析,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机制极其复杂,且弹性极大。银行不良资产定价难导致银行处置时很难与市场投资者形成公允价格,为此,双方设计了复杂的交易结构,避免了银行不良资产定价的敏感性,但这也使得部分银行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虚假出表来粉饰银行财务表现。银监会2016年出台的56号文、82号文等监管文件正是对上述现象的回应。
他建议,逐步放开“4+1”这一限制,使国内外所有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市场化交易处置,最终形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市场公允价格。
美国债权交易有限公司董事兼大中华区主管李世琴也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适当放宽让利空间,引进机构行业资本如民间基金参与竞价交易,培植不良资产买方市场,做活不良资产的二级市场,实现不良资产转让的公允价值,达到不良资产转让公开、透明及安全的目的。
而对于当前热议的“债转股”,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法律顾问卜祥瑞认为,这并非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将传统处置方法用到位才是出路。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