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买东西,都希望物美价廉,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却让人吃惊,报告显示,在地方政府的采购中,有八成商品要高于市场平均价,而中央机关批量集中采购商品的成交价全部低于或者等于市场平均价。
这个数字确实让人吃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吕艳滨介绍说,这个数据是对部分地方政府2012年1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协议供货商品成交记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的。
吕艳滨:19020件商品当中有79.86%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如果按照我们所核定的市场价是多支出了2千多万人民币。其中高于市场价1.5倍以内的商品占70%左右。3倍以上的占1.86%。
而得出这样一份数据并不容易,吕艳滨说,在申请政府采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政府采购信息的透明度还有待提高。
吕艳滨:申请公开遇到了很大阻力,有的要求我们必须承诺不向媒体公开,有的不能按时答复,拒绝答复的比例也非常高,有三家称涉及商业秘密,有10家说不掌握这些信息。我们政府采购信息部门居然不掌握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信息。有4家按时回复反馈信息,其中有2家提供信息,另外两家提供的信息缺乏关键信息。
地方政府采购价格虚高的背后,究竟是地方“不差钱”还是另有猫腻?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里“水很深”。
知情人士:可能里面有商业贿赂的问题,如果存在商业贿赂,当事人以及相关供货企业、审批方面的人可能都会涉及到。我曾经考察过市场价格以及政府采购价格,比如矿泉水采购,矿泉水在市场上不同的地方价格差异非常大,政府以什么价格为基数采购?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除了商业贿赂,政府采购审批的手续很复杂,与风云变幻的市场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也给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
知情人士:还有就是政府集中采购,审批手续非常的复杂,这个过程完结以后,市场价格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其实,如此采购,挥霍掉的,不仅仅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更有相应部门的公信力。那么,杜绝天价采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副主任吕艳滨给出了几条建议:
吕艳滨:应当理顺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使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统一办公用品标准,降低豪华采购。提升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市场价格衡量标准。现在的价格衡量往往是看在招投标时谁出低价,但是没有去考察所出的低价与市场价的关系,未来有必要对这样一种价格比对形成相应的比对机制,而且应当逐步推广集中批量采购。希望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不仅是打造一个政府采购的平台,还要担负起来监管公共资金使用的职责。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吉则认为,外部监管可以使得采购本身没有任何攫取私利的机会,让采购成为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采购。陈吉给出了具体的实现途径。
陈吉:可以通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采购的物品由业内的专家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以及律师进行法律监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账目和财务的核算,以及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立案是否有必要,也要通过研究作出。这样才能使政府采购在整个环节上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处在一个前后相衔接,谁也不能作出从头到尾的任意决断,才能够使采购避免或者是根除腐败现象的频发。(记者 韩秀)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