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欧盟“双反”大刀挥向中国光伏企业引抗议

2013-05-24 13: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能源到电信再到光伏,欧盟、美国似乎就是不肯放过中国。这两天,欧盟“双反”大刀再度指向了中国光伏企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声明称,近期中国与欧盟就光伏产品双反案进行的首轮价格承诺谈判宣告破裂。中方企业表示,希望欧委会不要再一意孤行,并呼吁欧盟成员国反对贸易保护,支持自由贸易。

  对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来说,最近一段时间,日子就像过山车,在光伏产业受到欧盟排挤的情况下,经中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多次沟通磋商,双方总算同意由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产业就价格承诺问题与欧盟委员会进行谈判。

  面对欧方的邀请,王贵清以为终于见到了一线希望,提出了务实可行的价格承诺方案,但欧方却直接回绝了上述方案,也不回应谈判工作组提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中国与欧盟就光伏产品双反案进行的首轮价格承诺谈判宣告破裂。这使得王贵清的情绪再度跌回谷底。而在机电商会背后,是中国众多的光伏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张谦:“中方从政府层面,包括从商会到行业这个方面,都尽了非常大的努力,提出了非常富有诚意的方案,我们很遗憾的看到,欧盟方面对此没有任何有建设性的回应,我们也很遗憾看到谈判破裂这样的现状,我们也呼吁欧盟委员会拿出谈判诚意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促成双方找到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

  长期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压得中国光伏企业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我国光伏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六成左右。如今又不得不面对美欧接二连三的双反调查,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光伏“双反”案作出终裁,认定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对从我国进口太阳能板与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34%—47%的关税。

  现在,又轮到欧盟步步紧逼,百般无奈之下,中国企业唯有再奋起一搏。昨天,英利、天合、阿特斯三家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其他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反对欧盟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今天,由英利、天合、阿特斯联合业界的40家企业召开这次发布会,我们就是要坚决支持昨天下午商务部的公开声明,就是要赶在5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前夕,表达出我们中国光伏企业坚决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征税的态度和决心……”

  按照预期,5月24日,欧盟成员国将就对华光伏征税建议案投票,6月6日,初裁结果将出台。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阳光电力的负责人,表示坚决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征收惩罚性关税。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我们主要也是希望通过这么一次活动能够再次向媒体,而且也是向相关的欧盟政府,向整个行业内吧,各个地方,团结我们周围中国光伏主流制造商一个明确的态度。肯定是双反是不对的。”

  中国光伏企业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希望欧委会不要再一意孤行,并呼吁欧盟成员国反对贸易保护,支持自由贸易。张谦:“作为中国企业,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也促进了欧洲光伏市场的发展,我们也希望欧盟方面抛弃贸易保护主义,提倡自由贸易的精神,使得中国好的产品能够为欧洲市场、为欧洲的光伏发展、为全人类起到作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光伏案件涉及案值超过200亿美元,数十万人口就业,欧盟的做法不仅伤害了中方利益,也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姚坚:“比如说:光伏太阳能板的生产设备大部分进口自欧洲,同时下一步中国将加快太阳能发电等新兴能源产业,也会更多的进口欧洲的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和新能源发电有关的设备进口。”

  的确,欧盟的双反大刀看起来是挥向了中国光伏企业,事实上,这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中方不幸倒下,欧洲企业也未必会幸免,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曾声明称,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给整个欧洲光伏产业价值链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15%的反倾销税,就足以摧毁欧盟85%的光伏需求市场。姚坚坚持,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话磋商是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的正确选择。

  姚坚:“我们是坚决反对设限,也将维护中方企业的利益,希望欧方慎重裁决。我们双方也要本着磋商,包括提升磋商的级别,进一步化解双方在这件事情上的争端和矛盾,促进我们双方的共同发展。”(记者陈亮 张棉棉 保定台记者张志武 实习记者张立芳)

  标签:光伏中国欧洲阿特斯姚坚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