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中储粮托市收购乱象:虚开发票 粮农遭压价开白条

2013-06-30 10:4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国家唯一委托的托市粮收购主体中储粮,在江苏收购小麦预计100亿斤,因最低收购价每斤比去年增加1毛钱,仅此一项,将给粮农增收10亿元。然而央视记者暗访发现,中储粮在盐城的乡镇收购点一边给农民压价开白条,一边虚开国家托市粮发票!

  中储粮非市场化困境

  5月31日,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的一场大火把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推上了舆论焦点。

  “事情发生后,我们召开了会议,对安全生产进行了再次强调。”中储粮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我们每年都要签订责任状,经常电话会议抓储备和安全生产,以往如果能够保障安全生产,还会受到公司的奖励,现在肯定是困难了。”

  国家储备库一直采用仓储补贴的方式进行运营,一方面过量增加储备、缩减开支以增建储备库效益,威胁着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储备粮品质和与市场的轮储接轨对中储粮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中储粮一直希望能够像中粮集团一样,进入终端,但是现行管理制度的市场化是最大的挑战。

  超额储备

  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占地面积22.2万平方米,固定仓容7.6万吨,同时还储存国家临时储存粮等15万吨。而临时储备粮正是此次火灾的源头。这些临时储备主要是2012年年底到2013年3月突击收购的玉米。

  相关信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做好201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曾经大量收购玉米和大豆,作为临时储备。

  “在收购期内,挂牌收储库点应严格执行国家质价政策,对农民交售符合质量标准的大豆和玉米做到应收尽收,不限收、不拒收、敞开收购。”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通报,这一政策最终导致林甸直属库超负荷运转。

  黑龙江分公司同时通报,粮库占地面积22.2万平方米,固定仓容7.6万吨,但现储存国家临时储存粮等15万吨。总库存超过22万吨,随后中储粮将这一数字更正为14.7万吨。这种超负荷运转下,林甸直属库的工作人员只有19人。林甸直属库副主任罗洪权曾表示,直属库有3名更夫,此外,19人中还包括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以及综合科领导。

  记者了解到,通常的储备库还要设有质量检验员、保管员、财务人员、付款员、机车操作人员等多个岗位。19人中除去这些岗位,能够负责安全的人员所剩无几。

  目前,中储粮直属库中运行较好的上海直属库,与林甸直属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储粮官方网站显示,上海直属库,粮食仓容36.9万吨,仓容是林甸直属库的2.5倍。但是该库有126名员工,是林甸直属库员工的6.6倍。火灾发生后,林甸直属库已经有9名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控制。

  超额储备的经济账

  而林甸直属库19名工作人员超负荷储备粮食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经济支撑。

  根据黑龙江粮食局和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颁布的《黑龙江省2012年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玉米收购政策宣传提纲》显示,林甸直属库在足额收粮的同时,还会按照存量的数量获得保管费用补贴。

  上述文件显示:“保管费用补贴政策按《财政部关于批复最低收购价等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保管费用补贴拨付方案的通知》(财建〔2011〕996号)执行。”

  财建〔2011〕996号文件显示,黑龙江粮食储备的库存管理费用补贴每年每市斤4.3分。此外,一旦储备粮食轮储卖给社会企业,每吨的出库费用在30元左右。因此,粮食储存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储备库的效益。

  按照黑龙江分公司早前公布的临时储存粮15万吨计算,仅仅补贴林甸直属库就将获得接近1300万资金量,但是林甸直属库的在册员工却只有19人,人员缺位,临时储存粮又是露天堆放,这为火灾留下了隐患。

  “国资委也是每年考核我们业绩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人士曾经多次向记者表示,“从仓储到轮储,也要保障效益。”

  一方面是效益,另一方面是安全,林甸直属库已经处于临界值。

  粮食储备市场化呼唤

  在林甸直属库大火过后,业内对中储粮市场化和储备方式的争议讨论已经展开,“目前的粮食储备方式劳民伤财,储备也需要市场化运作。”一位来自国内知名粮油企业的高层向记者表示。

  “管理粮库有很多学问,我在从事地方粮库管理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么大规模的收粮,很难保障粮食的质量。”

  “这还是次要的,在收粮过程中,在运输的车皮上添加水箱,以冒充粮食,在车厢内添加木方,增加粮食重量,林林总总的方式举不胜举。这让我看到了一个问题,只有注重效益的商业企业运作粮库,才能够认真负责地管好粮库。”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把大型粮食企业的粮库用作储备基地,国家对粮库给予补贴,而对粮商不收费,那么国际很多粮食企业就都愿意把粮食储存到中国,这也是无形中转化为了中国的储备。”该人士说。

  其实,中储粮由于其特殊性,一直在体制内徘徊,但是实际上,市场经济的繁荣,一直是对中储粮的巨大吸引。

  记者从中储粮高层处获悉:“中储粮未来有将米、面产品进行包装,集体进入到终端的计划。”目前,中储粮只有利用储备大豆压榨而成的小包装油产品进入到零售终端市场。成为中粮那样的央企,进入终端市场,这对中储粮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中储粮而言最大的资源就是背靠着粮仓,“我们的优势就是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中低端产品。”中储粮油脂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价格要比市场同类产品低。”

[责任编辑: 郜利敏]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