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
阿里巴巴已经联合其他发起方,作为阿里银行的发起人向地方银监局提出了民营银行申请,并提交了相应的试点方案。但从浙江银监局获悉,阿里银行的获批仍没有实质性进展。民营银行何时问世,仍是个未知数。(《经济参考报》7月22日)。
无奈之下,阿里巴巴已经开始悄悄演练起阿里银行的主营业务。7月22日,阿里已推出“网商贷高级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一服务将以阿里的大数据能力为基础,通过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向阿里旗下多个电商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阿里放开外贸出口平台,打通大数据,不但有利于几家银行快速获取中小微出口企业的信用、业务、财务、现金流、商品库存周转等数据,从而发放贷款支持出口企业,而且对于阿里来说,也进行了阿里银行成立前的主体业务——贷款资产的预演,为未来成立阿里网络银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融的核心在于信用,金融管理的关键在于对风险的管理。而信用与风险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过去对法人和自然人信用财富浪费严重,几乎将讲信用和不讲信用者都当做失信之徒看待,使得大多数讲信用者被“冤屈”。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没有获取和鉴别法人和自然人信用状况的手段,只有采取“宁可错杀1000也不放过1个”的无奈之举。
电子商务的大发展解决了金融的核心问题——信用状况的捕捉和获取,进而大大提升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未来的网络银行可通过对网络平台上大数据的挖掘,快速获取企业信用状况,作出对其贷款与否的决策。有了获取信用的手段,一切都变得简单了。金融交易包括贷款不需要抵押担保质押,24小时就可以放款到企业账户上。
有信走遍天下,不仅可获取信任而且能获得融资,这会使整个中国形成正向激励:信用越珍贵越值钱,人们越珍惜和积累自己的良好信用,讲信用守合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将会越来越好。
中国不缺传统银行和国有资本银行,缺的是创新型的网络银行。中国电商发展很快,但对于电商网络平台上的大数据金融挖掘远远不够。目前,阿里小贷公司已经吞不下阿里所有网络平台上的大数据金融资信。出路有两条:一是如前所述,阿里逐步放开平台数据,引入传统银行开展金融业务。二是阿里、腾讯等有实力、有条件的公司尽快成立网络银行,挖掘平台上的金融大数据。
民营银行从去年动议开始已经一年多,从今年3月公开宣布五家试点名单,已经半年有余。至今没有一家挂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有一个可供社会监督的时间表和进度表。监管部门大可提高行政效率,尽快审批,让其尽快挂牌。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相比较,已经落伍,应该扩大网络银行设立面。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