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南坐”转型,放下身段适应 ——一位国有超市管理者的“生意经”
过年前,打算网上采购年货时,老爸拦住了我:“怎么不去对面的超市买?就当支持一下你堂姐的工作呗。”
堂姐是我们家的“女强人”,在一家国有连锁超市工作。从基层员工到店长,再到如今管着一方业务的中层干部,不知不觉已经16个年头。这么多年,托堂姐的福,最新款的饮料零食我没少吃。如今电商袭来,就连我这个堂妹,去超市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昨天,在一家人的春节聚会上,我跟堂姐聊了起来:“这两年,我都不怎么逛超市了。”“是啊,超市受电商冲击很大。”堂姐说,特别是厨房居家类、纺织类的日用品,销量明显下滑。“生鲜这类生意还是不错,但跟电商相比,实体店的物业租金、人工成本,都是吞噬利润的大‘黑洞’,竞争劣势明显。”
更让人担忧的是人才。堂姐手下已有一些采购、内勤管理的年轻专业人才被电商挖了墙脚,开出的薪水是原来的三倍。“我们都快变成人才培训基地了。”她苦笑着。
实体超市难做,国有的实体超市更难做。堂姐说,与沃尔玛、大润发等外资、合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供应链体系、管理体系相对落后。“沃尔玛标准全球统一,我们可能连区域间的统一都做不到。”薪酬当然也有差距,“同样一个店长,在外企,月薪1.8万,我们这里只有8000元;采购员的年薪基本上是外资的‘起步价’。”表姐说。
即使这样,还是不能“甩手不干”。堂姐说,超市经营的是百姓离不开的“开门七件事”,一些偏远地区,外资超市不愿进,只能国企来承担责任。遇到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国企超市不仅不能“按市场规律”坐地起价,还要想方设法保证供应。
变革也在进行。应对电商冲击,堂姐所在的超市企业,一方面开通了网上商城,利用现有商品和遍布全市的大小网点,做起了O2O服务;另一方面,也设法与电商错位经营,比如做强生鲜,又如创造电商所没有的购物环境,做一些现场体验区,介绍商品的属性、使用方法,或者提供一些加工服务。
“实体店也有优势,顾客可以网上下单,由社区实体店送货或者自提,速度很快。”
堂姐认为,作为超市集团,有大卖场、有标准超市、有便利店等多种业态,众多的网点还是他们手中的王牌。“举个最小的例子,我们的会员服务里包括借伞这一项,用会员积分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店里借伞,还到其他任何店都可以,这可能是电商、网点较少的外资企业做不到的。”
曾经“朝南坐”的国有超市,如今遇到行业瓶颈,既要与“洋品牌”竞争,又要跟不断冒出来的一个个电商平台“对战”。对此,堂姐的心态倒很积极:“我们必须放下身段,学着去适应。”
亲友们都十分认同堂姐的说法,大家虽然身处不同行业,但是对于“转型”的急迫性,感受却是相同的。刚刚过去的一年,通过打通线下商业与线上商业的边界,瞄准体验经济这一消费新动向,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8.1%,实体商业的转型慢慢显效。新春团圆饭上,亲友们都为堂姐鼓劲,也为各自的未来举杯祝福。(本报记者 赵翰露)
[责任编辑:吴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