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率先消除了身份差别、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壁垒,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确保城乡、新老东莞人共享文化幸福。图为麻涌镇村级图书室。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十多年来,作为近代史开篇地、岭南文化重镇的东莞,勇立时代潮头,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敢为人先的姿态探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并率先消除了身份差别、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壁垒,实现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公共文化建设的“东莞模式”走向了全国,多次在中宣部、文化部组织召开的全国会议上获得推介,而东莞也承担了文化部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制度设计,制定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标准。
2013年11月,东莞作为广东省唯一一座城市,获得了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荣誉称号。
4次在全国会议上推介经验成果
2013年11月,东莞市顺利成为全国首批、广东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意味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成为全国示范。
对于城市公共文化发展带来的便利性、均等性,年过古稀的“观看演出达人”萧伯有切身的体验。从2005年至今,他每年平均观看50多场演出,其中2007年就看了70多场。萧伯自豪地说:“以前看演出要到广州、深圳,现在足不出东莞市,就可以看到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化演出,而且票价比广州、深圳便宜。180元的票价,就可以看到音乐剧《猫》、杨丽萍《孔雀》和李云迪钢琴独奏等世界、国内顶尖的演出。”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敢为人先的东莞乘势而上,以全国0.02%的土地,创造出超过全国1%的GDP的神话,被誉为“东莞奇迹”。不过,由于城市文化设施的缺乏,农民工群体数量大,导致文化需求大与服务供给不足,掣肘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足发展。基于此,2002年以来,东莞先后实施了“文化新城”、“文化名城”战略,优先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
如今,东莞成功构建了“十分钟文化生活圈”,实现了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公共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健身场地和设备配备达标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对此,市委书记徐建华总结说,在文化建设领域,东莞率先消除了身份差别、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壁垒,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路径,确保城乡、区域、新老东莞人共享文化幸福。
东莞率先在沿海城市中彻底打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壁垒,先后4次在中宣部、文化部组织召开的全国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吸引了30多个全国城市和有关部门前来考察交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示范意义的公共文化模式
去年6月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家验收检查组,在实地检查东莞示范区创建工作时,肯定了公共文化建设的“东莞模式”,提炼了20条在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做法和经验。例如,针对人口倒挂现象,东莞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农民工演、演农民工、农民工看”的新莞人文化工作机制,针对农民工重点开展了“越唱越红”品牌活动,把农民工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600多万新莞人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
又如,东莞图书馆以率先研发的“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为基础,推出全国首家自助图书馆、全国首台图书馆ATM(图书自助服务站),并在全市每个镇(街)实现自助图书馆或图书馆ATM的全覆盖。这些公共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很多已经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成为其他省市借鉴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
东莞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李东来说,Interlib平台,填补了国内区域图书馆进行体系化管理的技术支撑空白,目前已经被全国各地的2600多个图书馆选用,而东莞“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研究”制度研究,建成覆盖全市的市镇村三级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体系,也已被重庆、海南、贵州等地引进。这得益于东莞主动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时期数字公共文化需求特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实现不同形态公共文化资源的交融与共享,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能力。
除了利用新技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之外,东莞不遗余力地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创新文化设施管理运作方式,释放体制改革红利。
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周汉标说,从2005年开始,东莞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补贴、限价经营、院线运营”的模式,至今每年上演高雅演出100多场,平均票价仅有200元左右,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运营模式被复制到深圳、青岛、重庆等30多个城市。
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评价说,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在全国是一流的,公共文化体系中的组织支撑、设施体系建设、资源服务供给、服务效能等方方面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发展文化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2012年11月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文《东莞:文化服务抵民心》,报道称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像一幅绘就的中国画,简洁而富有意境。
除了为群众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成为肥沃文化土壤,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长足发展。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19.61亿元,比2011年增长13.21%,比同期全市GDP增速高7.1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4.38%。同年,东莞原创动漫电视片产量时长15214分钟,跃居全国城市第三位。
同时,一批“莞产”优秀原创文艺作品,频频问鼎国内各项大奖。2014年1月15日,“莞产”音乐作品《脚印》,代表东莞首次问鼎国内最高的音乐综合性大奖,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佳作品奖。去年11月,在国内规格最高的文艺活动中国第十届艺术节上,东莞共获得11个奖项,其中,原创音乐作品《脚印》与儿童舞蹈节目《学军》、“越唱越红”文化品牌活动,一同斩获国内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原创音乐剧《钢的琴》获得了文华优秀剧目奖,以及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灯光设计奖和优秀表演奖4个单项奖等。东莞成为了省内连续两届获得“文华奖”的城市。
在今年初召开的东莞市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徐建华要求,要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壮大文化软实力。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上,着力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百家争鸣、舆论引导与百花齐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的产业属性和事业属性等四大关系。为此,今年东莞将总结提炼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出台《东莞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的实施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发展,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