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后,各大地产商们都在盘算着如何把握“成都中轴线以南”的这片“国字号”新区的发展机遇。在土地市场上,反应迅速的品牌房企纷纷“南下”拿地,将版图拓展至天府新区。面对高端产业云集的天府新区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地产商们试图通过推出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结合天府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探寻自身与天府新区共同的成长路径。
与此同时,天府新区目前面临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方面的缺口,引得国内外资本涌动,包括新加坡等海外资本也开始跃跃欲试,试图分得一杯羹。
近两个月,成都天府新区因获批国家级新区而成为四川省最受关注的区域之一。11月13日,四川省提出到2025年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随着规划的落地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天府新区价值日渐清晰。
事实上,眼光敏锐的品牌房企早已捕捉到天府新区地处“成都中轴线以南”的发展机遇,甚至在2010年天府新区成立前就开始布局。正式进入国家级新区建设阶段,站在更高起点的天府新区,其开发优势何在?房企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机遇?
作为天府新区总规划设计的一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刘继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端产业云集的天府新区,其发展潜力不在话下。将居住、娱乐、工业、产业融合成一体,则是贯穿天府新区发展的内核。开发商应把握不同区域的产业定位,分析其复合功能的类型,有针对性地提供匹配该区域发展的多元化产品。
多位品牌房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关注的是如何结合天府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找准自身与天府新区共同的成长路径。
品牌房企抢滩城南
在成都城市中心南移的进程中,反应迅速的品牌房企也随之“南下”,将版图拓展至天府新区。
其中,起家于天府新区的成都蔚蓝卡地亚集团,6年来在该区域开发了两个高端项目。今年8月底,蔚蓝卡地亚斥资10亿元拿下天府新区两幅地块,合计366亩,并从做高端楼盘转型至打造涵括写字楼、住宅、商业、教育等业态在内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前两个项目的经验也印证了高端客群、高端产业是天府新区的主流方向。”蔚蓝卡地亚营销总监肖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结合天府新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规划,新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将着眼于“国际化人居服务”。
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仅天府新区的天府新城、华府板块两个片区就分布了超过60个商品房项目,吸引了包括保利、九龙仓、佳兆业、中信地产在内的近20家品牌房企入驻。今年8月,天府新区推地近3000亩,占当月全成都供地的60%,成为今年成都土地市场的主力军。
11月8日,中洲控股(000042,SZ)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深长城地产拟收购成都银河湾地产100%的股权,交易对价约12.6亿元。
据记者了解,上述标的公司目前主要有一块位于天府新区锦城湖板块的近200亩待开发用地。业内人士表示,按照上述地块的稀缺位置和仅2.7的住宅容积率来判断,该地块极有可能走高端洋房路线。
在中信地产成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程婧婧看来,提档升级的天府新区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高新产业的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生活配套的快速搭建,带来了大量常住人口。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些常住人口就意味着潜在客群。由于看好天府新区的整体战略和资源配置,中信地产把成都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放到了天府新区。
11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天府新区发布会上获悉,中信集团与天府新区签订了一揽子合作协议,涉及产业、金融以及房地产项目。同时,中信地产将涉足天府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天府新区将划分35个产城单元
根据《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规划(2010~2030)》,到2025年天府新区将“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基本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居宜商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许多城市不同,天府新区的规划突破了过去按生活、生产等功能区划分的传统思路,提出“产城融合”的理念。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以消耗能源、资源为特征的工业化城市在生产区排放大量污染物,因此只能把工厂区和生活区独立分区。
“随着城市发展,产业与城市从脱离走向融合。提升人们的居住品质和城市效率,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沈中伟认为,产城融合要求一个区域有落地的高端产业、支撑产业的人才以及配套的城市服务功能,这些能就近解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按照产城融合、组团布局、宜业宜居的空间布局要求,天府新区被划分为35个产城单元,每个单元人口规模在20万~30万,用地规模在20~30平方公里,中间由大面积的绿化带隔开,不同产业单元之间用轨道交通和快速通道相连接。作为产城融合建设的参与者,地产开发商对天府新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感受最为直接。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