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地产  > 正文

郑州“拆一代”4元钱娶媳妇 月租过万闲不下来

2015-03-30 14:33 来源:大河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75岁的张麦屯有句口头禅:这跟钱没关系。在他看来,幸福不是躺着花钱,而是双手不离钉耙,想干啥就干啥的自在。

  张麦屯是郑州市金水区燕庄村人,也是名副其实的“拆一代”。2006年,燕庄拆迁,他在郑州市区黄金地段分得8套房。

  走在路上,他还会顺手捡起饮料瓶,一个个攒起来卖。张麦屯说,和“淘粪工”李明月一样,他们都是幸运的,是时代给了他们机会,但有钱了绝对不可以“任性”。

  成家

  把媳妇娶回家

  他一共花了4元钱

  在燕庄改造前后,张麦屯一直在金水区绿化队工作。

  每天,他得从熊儿河至东明路、金水路至黄河立交来回走上12里路,给绿化带里的花木修剪、松土、捡垃圾。

  他身材瘦削,拿着钉耙于绿化带间穿梭。他鞋子是捡儿子的,袜子是媳妇的,唯独秋衣是买的,不过,因廉价扎身,他还反穿。

  你能想象,这么“土”的他,是坐拥8套房产的“拆一代”吗?

  “这儿以前全是麦地。”张麦屯指着郑州曼哈顿广场感慨连连。

  与今日的衣食无忧相比,张麦屯说,他反而更怀念幼时的苦辣滋味,“红薯是主食、豆腐当肉吃,可那时候啥都简单。”

  父亲当兵,母亲一人将他兄妹5人拉扯大。在他五六岁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母亲带着他天天钻地洞,为了保命,他只能啃树皮。给他起名“麦屯”,也寄托了母亲对温饱的向往。

  后来日寇败退,生活逐渐平静,但他仍过着住草房的苦日子。每天早上5点,家家户户的壮劳力就得起床干活,“那时候1天干的活,抵现在10天。”

  张麦屯说,1959年,他花了4元钱就把媳妇娶回了家,那个年代没有“低头族”、“富二代”的标签,大家只知道:艰苦奋斗、力争上游。他说,他早已习惯了“廉价”的生活。

  立业

  “我不会追着钱跑,是钱追着我跑”

  如果说,草房里的生活确实“廉价”,那在住上平房时,张麦屯的“幸福春天”是否来了?

  1973年,燕庄道路扩建,每间拆迁房可获得10元补助。拿着上百元“巨资”,张麦屯翻新临街房,昔日漏雨的草房,变成了5间红砖平房。

  “草房变平房,是不是很幸福?”张麦屯用袖头擦了擦脸,摇摇头,“住的好了,也可高兴,不过,我还是怀念以前,大家个个干劲儿十足的场景。”

  1969年,29岁的张麦屯被村民推举为燕庄村村支书。当时村里有3700口人,耕地3700亩,但因产量较低,每年得靠国家“输血”,下拨救济粮30万斤。

  上任以后,张麦屯和其他村干部带领村民改良种子、修建水渠,到1975年,除去村民用粮,还能给国家贡献30万斤粮食。

  相比居住条件的改善,张麦屯更享受事业带给他的满足感。“我不讨厌钱,不会追着钱跑。”张麦屯笑着说,是钱一直“追着他跑”。

  分享致富的秘密,张麦屯说了一句:得肯干。“1979年我退休后,没闲着,靠拉煤为生。”从一个村干部到一个拉煤工,张麦屯并没有心理落差,他反而觉得,干得更踏实。

  讲述

  只有一张草席,房子照样被抢租

  体会到房子带来的“甜头”,是在1993年。从那时起,张麦屯开始折腾房子。1993年,燕庄再次扩路,要求主干道扩宽20米。

  张麦屯的房子临街,按照要求,他盖起了整齐划一的三层楼。

  当年,郑州市在金水路举办汽车配件展销会和拖拉机配件展销会,燕庄正处其中。张麦屯记得,当年的展台,摆满了金水路两侧,一直延伸到如今的中州大道。

  如潮的人流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其他村民一样,张麦屯将房屋出租给商人。没有铺盖,只有一张草席的房子也有人租住。

  15天的展销会,给他带来了万余元的收入。展销会结束后,政府要求将加盖的房屋拆掉,张麦屯拆掉了三层楼,而后又在不临街的地方建起了四层楼。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