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跨界转型的上市公司
资本是逐利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因为手握充足的现金流和可投资资本,上市公司已经习惯在诸多产业间进行多样化的投资运作,而由此上演的一幕幕上市公司“跨界转型”大戏更是在今年达到高潮。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过于频繁的转换主业方向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根基不牢”,打乱相关公司的成长路径。
动态
上市公司掀转型大潮
丽鹏股份于上周四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宣布公司将以“定增+现金”方式收购重庆华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重组完成后,公司将转为先进生产制造与园林绿化产业并行的双主业结构。无独有偶,也就在同一天,大洲兴业宣布拟募资收购在扬影视100%股权,打造有色金属采选与电影、电视剧制作的双主业格局。
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今年1~7月间共有姚记扑克、开能环保、湘鄂情等96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宣布将注入或收购与公司原有主营业务无关的行业资产,涉及金额约311.26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7.13%、39.55%。
从相关公司的转型意图看,多数公司采取了在保留现有主营业务基础上引入新产业体系“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不过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则是希望通过“跨界”收购完成主营业务的脱胎换骨。
方向
传统企业热衷新兴行业
今年A股上市公司上演的“变形计”,呈现出鲜明的“弃旧图新”色彩。所谓“弃旧”是指今年涉足跨界转型的上市公司大多来自于化工、纺织服装、有色金属、能源、机械设备、房地产等传统周期性行业,商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在今年发布转型公告的96家上市公司中,诸如森马服饰、熊猫烟花、万好万家等传统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就占到了64家。
而在选择转型方向时,相关上市公司则将目光聚焦于新兴产业,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在96家有意转型的上市公司中,新纶科技等29家公司表示将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大洲兴业等17家公司将影视传媒作为公司未来的营运主线;美达股份等15家公司则准备涉足医药保健领域。此外,软件游戏、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资产也是上市公司实施跨界转型时较为青睐的标的。
风险
盲目跨界存三隐患
长城证券投资顾问龚科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的旧有主营业务已经失去了高速增长的动力,因此今年A股市场出现以收购新兴产业标的为主要特征的跨界转型大潮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龚科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当前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进行跨界并购之时,都抱有强烈的投机心理,没有长期的、全盘的扩张战略。同时上市公司在转型陌生行业后,主营业务的“青黄不接”可能造成公司业绩的剧烈波动,而由此造成的风险都将由投资者承担。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郑有利也指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上市公司盲目跨界转型至少存在三个隐患,一是部分公司缺乏进军新行业必须的人才、市场资源,转型前景不乐观;二是部分公司的转型目标不明确,频繁调整转型方向;三是公司实力有限,却不断涉足热点产业,引发公司资金压力骤增、造成原有主营业务被削弱,导致公司缺少主营方向。
链接
跨界转型四大乱象
转型目的不清晰
典型案例:湘鄂情进军新媒体、大数据、环保三行业
乱象一
并购资产溢价过于离谱
典型案例:中达股份收购保千里,并购资产溢价率高达1049.43%
乱象二
内幕交易传闻不断
典型案例:申科股份收购置入资产海润影视100%股权
乱象三
借利好进行伪市值管理
典型案例:浙富控股转卖二三四网38%的股权
乱象四
建议
四角度甄别跨界转型概念股
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96只跨界转型概念股的股价在今年前7个月整体上涨6.38%,表现远好于同期涨幅仅为0.31%的沪深300指数。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郑有利认为,上市公司跨界最好从四个角度进行甄别:一是公司跨界的行业前景要好,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是否真的在行业内具备发展优势,而不仅仅是概念。二是尽量选择中小市值的公司,跨界对中小市值公司更容易带来业绩上的爆发,同时中小市值公司也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三是最好选择有国企背景或机构投资者话语权较大的上市公司,这类上市公司的决策程序较为严谨,同时在执行上也相对到位。最后要判断公司管理层对于跨界转型的真实意图,是真的为了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仅仅想要博一把或者有其他背后的目的。
[责任编辑: 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