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央行送出了什么圣诞大礼?

2014-12-26 10:04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24日晚,一份“圣诞大礼”不期而至。有媒体称,央行当日下午在与24家大型金融机构召开的会议上表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和同业拆借将计入存贷比,但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比例初定为零。

  这份“圣诞大礼”勾起了市场对11月20日流动性紧张事件的回忆。当时市场传闻,央行将响应国务院“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的部署,考虑把非银机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并有可能按20%的比例要求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

  这一消息引发了当日下午的市场踩踏效应。不过,一些监管层人士此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对市场当时的心理表示不解——因为从技术上讲,纳入一般性存款和缴纳存款准备金是两个独立的口径。纳入一般性存款,并不意味着非银同业存款就要缴纳准备金,只是市场当时相信它们是一回事。

  昨日传出的消息如果属实,实际已经印证了纳入一般性存款和缴准是两个独立的口径。而有意思的是,昨日市场还是有很多声音坚持认为,原本并不一定要缴准的事情,最终缴存比例初定为零是“重大利好”,并由此认为央行降准将随之延后。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实现式的预期完成。事实上,近期市场降准预期之所以上升,很大程度上与央行调整合意贷款规模鼓励银行多放贷款有关。一是时近年末,银行流动性紧张是近几年的常态;另一方面,75%的存贷比红线也是银行资产扩张的现实约束。按照传统的监管逻辑,要推动银行资产扩张,匹配相应的负债资源必不可少,否则银行就是想冲贷款也将无能为力。而如果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严格制约,那增大信贷供给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目标想要实现恐怕也有相当难度。

  但从最近几周以来的货币政策操作轨迹看,央行似乎并没有通过降准给银行负债端松绑的意愿。相反,市场上周还明确传出消息,称75%的存贷比红线将从“监管指标”转为“监测指标”,这一限制银行资产扩张的现实障碍甚至有望被直接拿掉。

  这本来才是银行最实实在在的“重大利好”。可遗憾的是,24日晚传出的“圣诞大礼”对此只字未提。“圣诞大礼”只是说,非银机构的同业存款和同业拆借将分别被计入存贷比的分母和分子。换句话说,存贷比的现实约束还在,只是分母和分子分别被多计入了一块。

  新计入这一块对降低银行存贷比有帮助吗?这种期望可能并不现实。一些机构的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末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为10.3万亿元,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余额为9.87万亿元。换句话说,单独核算这一块的存贷比,将高达95.8%!

  毫无疑问,在监管部门没有表态放松存贷比考核之前,非银机构同业资产负债的加入只会推高银行存贷比指标。如果考核继续存在,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大,其中何来“重大利好”?即便监管层最后拿掉存贷比红线,形成所谓的“重大利好”,但毫无疑问,这也与缴准比例没有关系。

  希望真正的“圣诞大礼”,别到明年圣诞才姗姗来迟。

[责任编辑: 宿静]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