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国外品牌奶制品冲击 奶农倒奶杀牛愈演愈烈

2015-01-12 09:59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省从来都不是一个畜牧大省,然而,2015年开端的中国“奶业寒冬”的一缕寒风依然波及了江苏。“奶业寒冬”是媒体的说法,具体表现在企业牛奶收购价暴跌;“奶农倒奶杀牛”;乳品企业减产;市场上的国产牛奶琳琅满目,顾客却喜欢把目光投向国外品牌。

  有专家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典型体现,原因由多方面促成,如今连农业部都下发了文件,应该能够尽快解决;但同样有人预言,中国奶业积弊已久,这个“冬天”不会短,从业者应该抱团取暖。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2008年

  “我们砸了自己的招牌”

  当2015年初的“倒奶”风波在网上发酵蔓延时,南京“新妈妈”李慧正在喜滋滋地为儿子整理奶粉,堆满了大半个房间的奶粉罐子让她心生满足。“可以吃一阵了。”

  曾经,李慧也像任何一个初为人母者那样焦虑。怀孕时,她拿出了大把的时间来研究奶粉,如今已经成了“奶粉达人”。“选奶粉要看奶源地,也要看口碑,为了选奶粉,我如今连法语和德语都能说几句。”

  后来,在100多种奶粉品牌中,李慧选择了一个新西兰的牌子。

  再后来,她动员的所有亲戚朋友,把能用的关系全用上了,最后终于赶在儿子出生前,囤积了大半个房间的奶粉。

  “国产的,当然没考虑过,这还用说吗,哪个父母会舍得喂孩子国产奶粉啊?”李慧反问。

  实际上,李慧这样的母亲,是如今洋奶粉的消费主力。她们大多是70后、80后或者90后,大多在城市生活,熟悉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她们影响了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

  根据一份2013年的数据,从2008年9月到2013年春天,196万中国父母通过淘宝公司购买洋奶粉,这一花销超过了163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人花费8343元。

  这份报告的数据从2008年开始,这是因为,这一年看成中国奶业的拐点。

  2008年9月,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此后,中国公众对中国奶粉的信任荡然无存。制造商、经销商、奶农都难逃干系。

  “我们砸了自己的招牌。”2008年毒奶粉事件后,一位奶业从业者的预言一语成谶。

[责任编辑: 宿静]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