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国产葡萄酒业不能过多寄望于“双反”调查

2013-07-04 08:55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借着中欧光伏之争,国内葡萄酒业主张多时的对进口葡萄酒“双反”调查终于启动。那么,此举对国内葡萄酒市场和产业影响如何?从短期来看,对国内厂商是有利的;但其长期影响不会很大,国内厂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依靠全方位增强竞争力来开辟出路。

  不错,进口葡萄酒,很可能确实存在补贴和倾销现象,尤其是欧盟葡萄酒,因为无论是欧盟还是其前身(欧共体),一向以对农产品的巨额补贴而著称。当初中国入世时,欧盟一头奶牛每天享受的补贴额,竟然超过当时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民一天生活费。欧盟虚弱的公共财政最大的支出项目,不是投资和发展,而是对农业的补贴。

  然而,进口葡萄酒能够迅速占领较多的市场份额,归根结底要靠千百万消费者接受;并不完全是依靠倾销手段。特别是欧盟葡萄酒庄向中国销售商供货的价格,虽然可能因倾销而较低,但就总体而言,进口洋酒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价格仍然较高。2011年底,我去泰国时特意在曼谷繁华大街上的商场和超市中,抄录了100多项消费品价格,回京后与类似销售场所同一商品价格对比,发现北京进口洋酒价格普遍明显高于曼谷。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葡萄酒消费仍然能够实现较高增长,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市场声望。毕竟,欧盟特别是法国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业中拥有数百年造就的崇高地位和声誉,拥有一批世界上最昂贵的葡萄酒品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消费者普遍存在追逐发达国家品牌、产品为时尚的心态,为此常常不惜付出大大高于原产国的价格;而且缺乏葡萄酒消费的历史积淀,因此消费者追逐法国产的葡萄酒,常常会达到盲目的地步。欧盟葡萄酒商的倾销,只能提高中国国内销售商的利润空间,但如果最终消费者不接受,欧盟葡萄酒商给中国销售商开出的预期收益,只能是镜花水月而吸引不了人。

  此外,其他一些因素还在继续增强进口葡萄酒的竞争力。其一,我国不少机构正在努力减少酒类流通层次,特别是进口酒类流通层次,最终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因此可望降低。其二,国外酒商还在采取多种方式拉拢中国代理商,巩固合作关系,撬开中国市场。如吸收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参股等等。

  我就亲身遇到过一家澳大利亚葡萄酒庄,为打开中国市场销路,吸收其中国市场总代理投资参股5%-10%。一些国内企业和名人也在海外投资葡萄酒庄,面向国内市场销售,张茵、赵薇、姚明都加入了这个行列。而欧洲特别是法国葡萄酒业这样的“江湖地位”,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消费者如此心态,也大大提高了经营进口葡萄酒、投资法国葡萄酒庄内销成功的概率和预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葡萄酒商,岂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双反”之上?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 产业观察

  进口葡萄酒,能够迅速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不完全是依靠倾销手段。国内葡萄酒商,岂能把希望寄托在“双反”之上?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