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食品  > 正文

借套餐概念替换最低消费 海天阁被曝包间仍变相设限

2014-03-26 08:49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原标题:海天阁被曝包间仍变相设限

  消费者自带酒水可以,但要在店内购买同等数量的酒水;进包间免包间费可以,但需购买人均最低300元的套餐,这事儿合理么?近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位于北京嘉里中心的海天阁中餐厅推出种种用餐限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海天阁或存在利用套餐变相设置最低消费的现象。

  消费者投诉

  到海天阁订餐很纠结

  近日,赵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她致电位于嘉里中心的海天阁预订包间时,被告知包间有每人500元的套餐费。如果不点套餐,每人要最低500元。赵女士表示:“我们一共六个人,也就是要消费满3000元才可使用该包间。”

  无独有偶。王先生也有类似遭遇。3月20日,王先生准备请家人去海天阁消费,在咨询海天阁是否可自带白酒时,餐厅服务员告之可以带酒水,但需在店内购买等量的酒水。王先生又提出要进入包间消费,海天阁服务员表示,若进包间需选择最低人均300-500元不等的三种套餐之一,另加收15%的服务费。

  更让王先生疑惑的是,“当我提出异议时,海天阁一位经理竟表示可以破例为我免除所有限制”。王先生表示,这么高级的餐厅竟然在收费方面如此随意,让他感到在此消费很不踏实。“虽然餐厅经理为我免去‘多余消费’,但我还是担心到店就餐时会遭遇到另外的陷阱,因此,最后我还是换了个地方请客。”王先生说道。

  企业回应

  设限是维护企业利益

  海天阁收费见人下菜碟的行为实在不厚道,同等消费的客人不同的收费标准,商家规定如此随意诚信何在?对于王先生的质疑,嘉里中心海天阁中餐厅经理王慧认为他们设置相关收费并不过分。她表示,“自带酒水购同量酒水”和“进入包间买套餐”都是企业的规定,“这也是企业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海天阁是一家高档餐厅,如果消费者来餐厅都自带酒水,叫企业如何盈利?如果每位客人都随意进入包间,那就会给管理带来更多的麻烦。

  至于为何后来对王先生实施减免,她表示因为听到客人带着老人就餐,出于情理所以给予适当减免。

  专家观点

  餐厅有责任引导消费

  消费者觉得用餐受限,商家认为收取一定费用可理解、可商榷,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呢?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海天阁这类高档餐厅的用餐设限出于企业自身的考量,可能合情但不合理,有可能造成变相浪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其中第三、四章分别表示要求餐企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第三章还详细表明餐企要积极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在菜单上应准确标注菜量,按营养均衡的要求配置不同规格盛具,餐前引导适量点餐,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等。

  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对于禁止高档餐厅设消费限制,主要是为避免铺张浪费。像海天阁这样的高级餐厅更应该合理地规范用餐标准,引导消费者理性用餐,杜绝浪费。

  记者点评

  不要让套餐变形最低消费

  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中明确叫停餐企的最低消费。然而,餐企的套餐是否会成为最低消费的代名词?

  北京商报记者查看了王先生发来的海天阁包间用餐菜单,以人均300元的套餐为例,有6道凉菜、不少于7道热菜,还有主食、汤羹和果盘等。先不评价是否“菜有所值”,既然消费者掏了钱,套餐中的每一道菜就要端上桌,如果客人吃不完,就为浪费埋下了隐患。而海天阁规定的“消费者自带酒水需在店内购等量酒水”的做法也极有可能造成浪费。

  别让套餐成为餐企最低消费的新门槛。北京商报记者 赵中昊

  相关链接

  中烹协发布行规倡议节俭

  3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根据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向全国餐饮企业发出了《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公约》。

  公约分八条详细倡导全国餐饮企业进行节减行动,如倡议启动“全国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餐桌浪费”宣传月活动;为消费者营造拒绝浪费、理性点餐的氛围;组织各级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深入会员企业开展厉行节约行动;积极支持大众化餐饮发展;加大餐饮业服务规范标准制定工作投入;加强培训工作,提高餐饮企业管理水平;减少餐饮业各类技能比赛环节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浪费;加强行业社团自身管理等。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