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各机构日前预测普遍认为,5月份CPI同比涨幅将显著回升,各机构预测中值为2.5%,相较于国家统计局上月发布的4月份CPI同比增速1.8%的数据涨幅明显。
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别采访了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以期对当前物价形势以及即将公布的5月份CPI进行展望。
农产品尤其是猪肉价格带动回升
文国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CPI指数或出现明显上涨,但涨幅不会特别大,且主要受到翘尾因素、猪肉价格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环比来看没有出现超常规的增速值,通货膨胀的危险信号并未出现,全年CPI涨幅超过3%的可能性非常小。
对此,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今年5月份CPI上涨主要受到食品价格的拉动。他指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禽肉蛋以及牛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涨。
李国祥强调,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变化,因为4月份猪肉价格过低,导致整个生猪生产行业基本难以达到产出效益,出现亏损,对整个生猪市场的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猪肉价格的回升虽然不能保证全行业立刻盈利,但至少有一部分企业会盈利,对后期的猪肉供应会有一定帮助。”
刘元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5月份CPI回升幅度可能会超过0.6个百分点,但这种上涨幅度很正常。他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食品价格的变化。此外,服务类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价格在成本推动下还是处于上扬的态势,也同样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
刘元春表示,当前,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数(PPI)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原因在于重要的原材料价格5月份仍处于下行态势,但总体来看环比还是没有出现正增长,“因此,5月份PPI指数同比和环比都可能出现负值,但变化也不会太大。”
物价可能继续轻微上涨
刘元春认为,目前来看,CPI未来还会继续回升,但是回升的幅度不会特别强劲。除了“猪周期”逆转外,粮食价格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在国际粮价下滑的背景之下有所缓和,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价格保持6%—7%的增长速度应是常态。”
刘元春强调,虽然物价指数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但幅度不会特别大,原因在于:第一,今年以来,整体经济运行出现略微下行的态势,总需求仍然相对疲软;第二,对于猪肉价格的逆转,国家可采取一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波动,但会起到缓和作用。
对此,李国祥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从5月份开始,CPI涨幅很可能继续扩大,但会保持在合理和轻微的水平,与2011年全年CPI涨幅达5.4%相比,目前压力是非常小的。
此外,刘元春还强调,不能忽视公共服务和资源类价格改革的影响,例如资源税以及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对CPI指数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