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92%安卓应用掌握你的隐私 输入法也要看通话记录

2014-09-03 09:09 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好莱坞艳照门事件再次让手机信息安全成为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虽然我们使用的手机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智能手机已成为存储个人隐私最多的设备,越来越多个人隐私是从手机被外泄。

  昨天,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360手机安全中心发布上半年Android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数据显示:92.8%安卓手机用户在手机中存放隐私。

  92%的安卓应用

  掌握你的隐私

  报告数据显示:92.8%用户习惯将隐私存储至智能手机中,74.1%存至台式机或笔记本,U盘、移动硬盘、平板电脑存储的隐私数据分别占到44.2%、30.7%、28.3%。

  DCCI 联合360手机卫士通过对1200个APP检测发现:92%的安卓应用获取了隐私权限。获取1~5项隐私权限的APP占61.5%,获取6~10项隐私权限的APP占26.2%,获取隐私权限超过11项的应用占4.3%。多数安卓应用获取隐私权限具有合理性,这些应用需要获取隐私权限才能正常使用。

  这意味着多数安卓应用掌握着用户隐私,其中,设备信息、用户位置和WiFi权限这三项隐私内容位居前三。比如生活购物类应用则会读取位置信息;影音图像类应用需读取位置、发送短信;位置和短信类权限是游戏类APP获取的重要权限;阅读类应用为实现付费获取发送短信权限。而社交通讯类应用因自身特点所需的权限较为丰富,其中设备信息、位置和录音权限是社交通讯类应用获取最多的三大权限。就是说,你在哪里,做什么,这些APP都能知道。

  应用越轨

  可能影响隐私安全

  移动应用要求获取必要的隐私权限有其合理性,比如:如果社交类应用不获取您的位置信息就无法使用“附近的人”功能,支付类应用如果不读取短信记录就不能方便地填写短信验证码。但隐私权限越轨行为将会带来多种风险。

  隐私权限越轨行为是指移动应用在自身功能不必需的情况下获取隐私权限的行为。比如,明明是一款输入法类应用,却要求读取通话记录;明明是一款阅读类应用,却要求开放相册权限……某些APP有意无意地获取了和自身功能不相关的权限,造成对隐私权限的“越轨”获取,可能会带来隐私窃取、恶意扣费、资费消耗、流量消耗等安全问题。而隐私泄露则是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电话或网络诈骗等危害的源头。

  有数据显示,超7成用户希望手机安全软件管理隐私权限。但安装了手机安全软件不代表你就懂得使用它。调查显示:在安卓手机用户中,安装了手机安全软件的达88.1%,其中约50%的用户从未使用过安全软件的“隐私保护”和“隐私行为监控”功能保护隐私。用户的隐私保护习惯仍需加强。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