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家禽养殖业!”受部分地区发生H7N9禽流感影响,广东多家龙头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由公众恐慌引发的消费锐减,加上很多地区交通运输渠道禁止外省家禽进入,领先全国的广东家禽行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4月11日《羊城晚报》)
H7N9禽流感到底有多可怕?从4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不必恐慌。这次会议指出,目前确诊病例呈散发状态,密切接触者尚未发现异常情况,尚未发现人传人,疫情总体上处于可防可控状态。尽管决策层对疫情的定调是“可防可控”,但某些地方却出现了过激反应,比如,一些城市不仅全城扑杀活禽,而且禁止外省活禽进入,大有草木皆兵之势。
疫情面前,高度戒备防范人们可以理解,但不管三七二十一,但凡活禽都“格杀勿论”就有些过头了。换句话说,可以扑杀活禽,但应在科学指导下针对某些特定市场的活禽进行扑杀,而不应该是大范围“滥杀”;可以限制问题活禽流通,但是否可允许健康的活禽流通,则值得思考。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滥杀乱防”的趋向,国家有关部门理应予以科学指导,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控。
H7N9禽流感是一种公共疫情,严防严控是十分必要的,但严防严控不等于“滥杀无辜”,否则,不仅达不到防控疫情的目的,而且可能造成“次生灾害”。有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健康的家禽无法流通,占用空间密度剧增,大面积爆发新疫情的风险反倒增大。而且,各自为政的防控局面,也不排除会造成疫区面积扩大。
同时,禽流感风波已经影响到养殖业,若“滥杀乱防”势头进一步蔓延,那么对广大农民、养殖户乃至整个养殖业都将是灾难性的。这不仅会影响今后与家禽相关的食品的供需关系,也必将影响到未来的物价。目前防控的家禽家畜有鸡、鸭、鹅、食用鸽、兔、羊等,在食品中占有相当比重。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单凭农民、养殖户的单薄力量,肯定难以承受“滥杀”之重。
那么,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首先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导,科学防控,避免“滥杀乱防”。其二,严防严控疫情的同时,必须兼顾相关各方利益,尤其要防范在战胜疫情之后又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从政策层面要考虑养殖户及家禽流通环节各方的损失,对利益受损群体采取补贴或者减税措施,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鼓励其继续养殖,以丰富我们的餐桌,稳定市场供应。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做出了榜样,承诺补偿商贩和养殖户。但是,在其他一些地方只见“滥杀”未见补偿。对此,在禽流感近年来多发、频发的情况下,应考虑在国家层面做制度化安排,遇到类似情况,适时启动政策救助机制。
从相关报道看,很多地方政府最近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对于物价的影响。其实,今天H7N9禽流感对物价的影响有限,真正对物价的影响应在未来一段时期,因为H7N9禽流感导致大量扑杀活禽、限制流通,很可能动摇部分养殖户的信心,减少养殖甚至放弃养殖,那么,与家禽相关的食品价格变化就会逐渐显现。因此,在做好当下防疫问题时必须未雨绸缪,例如,如何给家禽养殖行业穿一件“保护衣”,就值得我们思考。
冯海宁
[责任编辑: 孟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