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28日发布中国土地市场指数(CLI)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情况下,地产景气指数进入红灯过热状态。经济“平行”甚至“下行”,何以地产“上行”;一线城市“地王”与三四线城市所谓“空城”何以并存?就这些问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接受了本社记者专访。
地产景气指数亮“红灯”
记者:怎么判断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走势?
孙英辉:土地市场总体上是“绿灯”、地产景气变为“红灯”,既包含了宏观经济企稳并适当回升的可能性,也隐藏着房地产市场强力反弹的严峻挑战。
记者:地产景气指数为什么会率先进入“红灯区”?
孙英辉:二季度地产景气指数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11.4%,冲高至600点。
在大部分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回落情况下,房地产增速进一步加快,也说明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仍然是推动土地市场的内生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未明显改变。
受行政打压资本“回潮”
记者:怎么看异常交易频发,高溢价与退地现象并存?
孙英辉:用媒体语言,所谓“空城”“鬼城”与“天价地”“地王”并存,抛开具体案例个别性差异不论,从市场预警来看,最明显的就是上半年地产开发商开始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归”。
记者:受行政打压资本“回潮”了?
孙英辉:二季度市场规模、供应结构、利用集约和地产景气等分指数均大幅上扬,土地市场需求呈进一步扩大态势;地产景气分指数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11.4%,显示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作用下,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政策效应不断消减,市场反弹压力逐渐增大。异常交易频发,高溢价与退地现象并存,表明市场微观管制手段乏力。大家都跑,就是“空城”;大家都追,就有“地王”。
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
记者:在新的土地调控体系中,地方政府处于什么位置?
孙英辉:年初国资委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平台融资规模达到13万亿元,2013年预计到期债务总额约3万亿元,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从前5个月地方财政收支来看,扣除中央转移支付,部分省份已出现收不抵支情况。地方政府大规模集中推出土地和利用土地大量融资,积累财政金融风险,加大了房地产调控难度。□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