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准时走进国新办一楼的新闻发布厅,发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首份答卷。
“2014年中国GDP增长7.4%,四季度增长7.3%。”这位经济学博士出身的统计局长在点评经济数据时几次感慨,“真的很不容易”、“很不平凡”。
老马数度感慨的背后,是2014年中国经济困难很多却进展不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因为这些都是经济新常态的积极信号,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新常态特征凸显
经济新常态有哪些特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特征在2014年都有体现。
最明显的一点无疑是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GDP增速放缓至7.4%。
比照7.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7.4%”这个数字让人纠结不已,尤其这一数字还搭配着如此状语“24年以来最低增速”。
但马建堂在点评这一数字时斩钉截铁地回应道:“7.4%是在合理的区间,7.4%完成了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他看来,7.4%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且7.4%是个速度,其背后是63.6万亿的经济总量,现价增量80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不小。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亮点就是增长含金量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城乡居民人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平衡……这些都被马建堂引以为“结构优化”的明证。
新常态下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已“崭露头角”,马建堂提了两个点:一是,高技术产业,去年增速12.3%,远远高于同期工业生产平均增速;二是,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关的新兴业态。
马建堂以此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既要保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更重微调预调
自从中央明确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高层多次强调“中国经济较长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向中高端迈进”,那么政策该如何去主动适应新常态?马建堂给出了他的答案:改革开放是动力,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关键。
“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适时适度地预调微调,这是2014年平稳增长很重要的原因,也会是2015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很重要的原因。”马建堂说。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央视财经频道点评中国经济年报时也表示,“今年宏观政策更应该着重于微调预调,将政策重点落在结构调整上。另外还要结合新的情况,比如加快西部开发,以支托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张立群对上证报说,通过改革建立更加规范的秩序将是今年经济的可期待的亮点,比如社会问责体系、征信系统的建立,经济执法活动更为严格,行政问责制度更为完善等。
“中国故事”仍有续集
在一些外资机构眼中,中国略有放缓的经济增长并非末日,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正常反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20日在北京表示,该机构将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3%至6.8%。不过,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反映,意味着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影子银行。而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仍旧具有明显优势。
“尽管从中国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了疲软,但我们眼中的领先指标仍然是制造业,其发展在过去的两年中都相对平稳。”麦格理私人财富部门主管马丁·洛科什表示,“虽然我们更加希望看到经济的扩张,但是我们也还没有看到太过夸张的经济萎缩,也没有看到中国经济出现重大恶化或者彻底崩溃。”
CNBC评论称,中国经济这些年主要被发展缓慢的房产市场、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以及长期的生产力过剩问题所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下阶段的经济繁荣将通过财政规范及持续的经济增长目标印射,”IG Markets策略分析师埃文·卢卡斯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会鼓励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及确保民营企业更加的自给自足。“这些都是长期目标,在此期间,经济增长仍然需要被用来维持就业、财富及中国全球竞争力。”
不过,经济增长缺乏带来了一大问题:政府是否会在今年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东方汇理认为,20日的GDP数据降低了进一步采取刺激措施的必要性,但是因为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仍有一些政策宽松空间。野村则指出,为了达到7%的GDP增长目标,中国政府会继续放宽政策,该行预计二季度将再降息一次,并在今年的每个季度都下调存准率50个基点。
[责任编辑: 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