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新型合作发展观

2017年04月14日 13:43:55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号: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国内外对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也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共识,也有分歧。究竟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意义?如何从综合视角、地区视角和外交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发展战略布局?4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中国亚太学会会长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正清,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白云真等众多专家在“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战略发布会现场齐聚一堂,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我看来,它们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一个大战略,是誓言走和平发展道路,做新型大国的大举措。”张蕴岭表示,因此,必须从大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从大区域和全球的视野来审视,从更长远的发展来进行规划和推进。总括起来,第一,它们体现了中国的“新型大国观”。中国已经崛起成为大国,并向强国迈进。“一带一路”倡议至少是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所倡导和推动的是开放、合作、发展与和平,而不是扩张、争霸或殖民。第二,它们体现了中国的“新型合作发展观”。“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把中国发展的能动性与外部世界发展的需要连接起来,把各国的国内规划与外部的建设连接起来,把本国资源能力与国际融资支持连接起来,在“一带一路”这个大平台上实现共谋发展,共同建设和共享红利。第三,它们体现的是中国的“新海洋秩序观”。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则是为了推动中国与沿海相关国家的合作发展,二则是为了推动新海洋秩序的建设。其核心是推动沿海国家的开放、合作与发展,是基于保障海上航行自由与安全的合作型海洋秩序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邢广程表示,中国构建的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与中国所倡导的亚太自贸区将形成广阔的经济合作空间,即泛欧亚大陆加亚太地区,这个空间几乎涉及了全球各主要大洲和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与泛欧亚大陆空间的新型链接范式,而亚太自贸区则是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新型链接范式,这两个链接范式的结合部就是中国。他认为,中国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有条件和有可能的地区,中国会适当地提出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设想。但中国最好不要将其视为构建现代丝绸之路战略的常规选项,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做好了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心理和制度上的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时殷弘强调,中国对外态势仍有其相关的显著复杂性。中国战略性军力的增强仍在继续,甚至是以加速度在继续,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可以说,中国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开辟或固化了诸多“新战场”或“新战线”,但其中没有哪一个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左右胜负结果的。因此,中国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同时从事多项或多线“战斗”。从战略常理来说,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局面。由此,我们面前特别关键的战略问题,在于能否真正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仗一仗地打”。战略努力必须有基于深思熟虑的坚韧,战略耐久性往往具有决定意义。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曾向红表示,在阐释“一带一路”构想时,不能将“一带”或“一路”仅想象为一条线状的贸易或运输通道,而应该将其视为可促进沿线国家发展的带状区域。“一带一路”可能推动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类似于著名历史学家欧文·拉铁摩尔所注意到的长城在促进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所发挥的文明走廊的作用。尽管“一带一路”构想拟议中的项目并非全部属于洲际或跨地区性合作项目,但当这些项目嵌入沿线国家既有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网络,“一带一路”构建就将成为洲际发展走廊的组成部分,最终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不同步但较为均衡的发展。不仅如此,通过与其他世界大陆桥或走廊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可以实现拓展,不仅可以辐射亚欧非大陆,甚至可能与北美、澳洲等大陆的基础设施相连。那时,基础设施带来的世界的互联互通,将为称之为“天下制度”的世界秩序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原标题:“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新型合作发展观 学术界专家深入阐述“一带一路” 谋划中国发展布局)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