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话题共同指向:工资高一点,幸福多一点
2013-02-01 10:40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眼下,地方两会已进入收官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两会上有关职工的话题热度不减。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倍增、工资协商、职业病防治、规范劳务派遣、落实带薪休假以及维护农民工权益等成为代表委员们热切讨论的议题。
涨薪 , 还是涨薪 … …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倍增、工资集体协商
“我是来问最低工资标准的事情。”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问政人社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我们广州市已经报到省政府了,最低工资标准要由省政府来定。”
“你们报的方案是多少?” “我们按照市政府的意见报上去,这个要由省政府来定。”
“那我问一下提升空间是在百分之几之间,这个总可以说吧?”“这个还是不能说。”
……
这是发生在前不久广州市两会上的一幕。这番对话由此被当地媒体戏称为两会“最隐晦”语言。
韩志鹏委员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追问,源于最低工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谓低收入职工的“生命线”。提高“生命线”标准,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吁。
“物价不断上涨,但工人、农民工的工资却一直比较低,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新当选的80后云南省人大代表曹云建议,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在2012年的基础上上调10%~15%,提高工人、农民工待遇。农工党四川省委则建议,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拉开低收入群体劳动收入与低保福利的差距,鼓励适龄健康低保人员积极就业。
“收入倍增”同样成为热词。北京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今年北京将落实国家收入分配改革政策,制定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四川省政协委员熊方军则提出《关于实现我省居民收入倍增的途径和保障的建议》,提出建立健全工资增长诉求机制,政府应提高各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集体协商一向被认为是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一个“法宝”。上海市总工会提案建议,通过单独立法对工资集体协商进行完整地规范,强化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刚性;细化工资集体协商的具体内容;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的谈判程序;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促成机制;严格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责任。民盟上海市委则提交一份集体提案,着力破解工资集体协商中“企业不愿谈”、“工会不敢谈”、“职工不会谈”的问题。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