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主流车企打响了价格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汽车产业已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必然带来恶性竞争,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一批在建汽车产能即将大规模投产,这必然会加大产能过剩的矛盾。而即将到期的汽车合资企业是否还有必要续约,更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面对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坚称“不降价”的上海通用坚持不住了。日前,上海通用对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3大品牌旗下11个主力产品系列共计40款车型的全国市场零售指导价做出调整,雪佛兰科帕奇降幅高达5.39万元。这是自今年4月上海大众率先打响价格战以来,又一家跟进降价的主流车企。
由于厂家压库严重,经销商库存畸高、财务成本高企,汽车流通行业出现多年未见的全行业亏损现象。虽然4月部分合资品牌加大价格调整力度,市场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但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却并不乐观。汽车为何不好卖了?有分析称,我国汽车市场在多年高速增长后进入“换挡期”、宏观经济形势不尽如人意、过往几年限购传言导致市场透支等都是重要原因。还有人认为,股市的火爆抢了车市的风头,消费者都拿钱去炒股,加速了车市增速下滑。其实,这些都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国汽车业已出现产能过剩。
按照国际惯例,汽车产能利用率合理水平在70%至80%,如果低于这一水平就意味着产能过剩。数据显示,经过跨国车企近几年在华的跑马圈地,我国汽车企业的产能规划实际已超过4000万辆。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初最乐观的预测,今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两相比较,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十分明显。
事实上,汽车产能过剩并非没有先兆。自2009年中国成为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以来,跨国车企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乐观预期,在2012年前后明显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再加上,汽车产业规模效应显著,产业带动性强,一些地方政府在唯GDP的发展理念下,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为汽车企业投资落户提供了富有诱惑力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车企的跑马圈地运动。
有人也许会问: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刚过100辆,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换购消费升级需求也不小,怎么会有过剩的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使用能源的交通工具,汽车市场的真实需求,不仅受消费者经济实力影响,还会受到消费环境制约。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汽车的年销量正在迎来天花板。
不仅是汽车产业,任何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必须保证每个环节有合理的利润,否则产业链就容易断裂。产能过剩必然带来恶性竞争,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在取消钢铁等逾10个行业外资限制的同时,还首次将汽车整车制造业由投资“鼓励项目”降格为“限制项目”。不过,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一批在建汽车产能即将大规模投产,这必然会加大产能过剩的矛盾。而即将到期的汽车合资企业是否还有必要续约,更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责任编辑: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