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我们满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坚守‘老区不脱贫、扶贫不脱钩’的庄严承诺,先后在赣南实施扶贫项目1000多个,投入扶持资金超过50亿元,派出挂职和支教干部200多人次,深入赣南调研指导扶贫工作的部领导达40多人次。”
6月27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支持赣南脱贫攻坚暨定点扶贫30周年座谈会上说道。
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重大决策。原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前身)作为第一批定点扶贫部门,自1987年3月5日第一届扶贫团赴赣南扶贫以来,迄今已30年。
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原为赣南8个国家扶贫重点县。2015年8月,由国家扶贫主管部门批准调整为赣州市赣县区、兴国县、于都县和宁都县4个县(区)。
“我们把帮助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定点扶贫工作的根本目的,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姜大明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
在此次座谈会上,姜大明还给赣南人民送去了“服务脱贫的大礼包”,将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形成的 2 项支持赣州扶贫项目的成果移交给了赣州市政府。
赣南扶贫综合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包和1: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与成果图件,这两项成果对于指导赣州当地经济建设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实施、农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展及国民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新政策助推赣南如期脱贫
姜大明介绍称,30年来国土资源部在赣南建设地下水示范工程40多处,地下水开发示范井100眼,实施降氟改水工程15项,解决了20万群众安全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查清重要隐患1万多处,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对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贫困地区实施搬迁避让,保障了4800多户、2万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实施路桥建设等项目200多个,新修、改造、硬化乡村公路400多公里,解决了90万人行路难问题。实施教育扶贫、人才培训项目155个,援建希望小学12所,改造贫困乡村小学危房校舍20所。举办农民培训班300多期,帮助贫困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掌握创业就业本领。
姜大明说,30年来,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赣南,走过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扶贫、贫困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制定超常规“订单式”政策扶贫等发展阶段,经历了从资金、项目扶持到国土资源全方位政策支持,再到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的工作跨越。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部坚决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发挥部门优势、加大帮扶力度,‘翻箱倒柜、倾囊相助’。”姜大明表示,在扶贫攻坚决胜阶段,全力助推赣南如期脱贫,既要大胆创新超常规扶贫政策,更要结合实际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支持政策。
“这次会议之前,国土资源部复函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进一步加大了赣州定点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拓展贫困地区发展空间。”姜大明进一步举例说,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统筹各类各行业用地,保障“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用地空间。专项安排定点扶贫县每年600亩用地计划,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
此外,在赣州实施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补充耕地可按江西省有关规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江西省可自行审批调整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自行决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或市域范围内流转。
姜大明在会上还指出,要推进赣州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精准施策要下足“绣花”工夫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足4年时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当前,剩下的贫困地区大都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姜大明指出,从赣南情况来看,经过近几年大规模、大力度扶贫,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有待脱贫人口还有40余万人,其中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的四县贫困人口近18万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姜大明说,脱贫攻坚要在精准施策上下足“绣花”工夫,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土资源扶贫政策含金量很高,但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落地生效,确保这些政策能够沿着精准扶贫“管道”有效滴灌到贫困群众身上。
“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让脱贫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姜大明最后强调,“老区不脱贫、扶贫不脱钩”是我们30年前的庄严承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土资源部将始终如一与赣南老区人民守望相助、攻坚克难,携手打赢定点扶贫的决胜之战。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