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商业

丝绸之路上的北京民间技艺

2016年07月12日 08:36: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图为市民在参观展览。

  景泰蓝、玉雕、京绣、风筝、泥人……提起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不少人都能说出几样。这些民间工艺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它们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怎样的联系?如今它们又有哪些创新与突破?近日,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天工传桑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一带一路’主题民间工艺美术展”,用一件件展品串起了丝绸之路,集中展示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桑,指中国是最早采桑养蚕、缫丝织布的国家;莲,佛教常用,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桑莲两个字暗指丝绸之路,一出一入,代表丝绸之路传播了技艺和文化。天工,即巧夺天工,也指能工巧匠。正是自古以来的能工巧匠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承载着中华文明,成就了丝绸之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史燕明向笔者介绍说。

  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他们秉承“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中国工匠精神,精心创作了200余件“一带一路”主题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其内容涵盖40多个艺术门类,包括1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23个北京市级非遗项目。

  在展览现场,笔者看到,市民参展热情高涨。在微型木雕展柜旁边,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拍照。老人姓刘,见笔者注意,刘奶奶放下相机,指着展柜里的织布机说:“我年轻的时候用它织过布,所以对它特别有感情。今天陪孙女来看展览,是想给孩子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没想到我也在这里找到了年轻时的回忆。”

  像刘奶奶一样在本次展览中找到“亲切感”的人还有不少。柴先生自幼喜爱风筝,展览上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风筝令他赞不绝口。“这次参观真是不虚此行,要不是来到这里,我这个‘风筝迷’还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左右不对称的风筝,真让我大开眼界。”柴先生指着展出的一只不对称的风筝感慨道。

  “时至今日,我们不仅要再现当年的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发展与创新。”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哈亦琦认为,展览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比如我们展出的‘不对称风筝’,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就做到了,可谓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这次展览不仅让民众有机会接触到平常见不到的一些作品,更是给了我们民间艺术家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工艺作品。”景泰蓝工艺《繁花似锦》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技艺传承人钟连盛对笔者说。

  “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也帮助民间艺术家把作品推得更广,把中国传统文化传得更远。”史燕明表示。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