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百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比(制图:中国网财经)
曾经风光一时的百货业,如今深陷业绩寒冬。“外资百货第一店”百盛日前发布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将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100%,原因直指中国消费意愿疲弱。
与此同时,新华百货、海航基础、三江购物等6家在A股上市的百货公司也发布了半年报,净利润全线下滑,其中新华百货下滑幅度高达七成,而下滑的原因也毫无例外的归结于“市场环境及消费低迷”。
在此背景下,各大百货企业主动寻求升级转型之路,有的“自断双臂”线下变革,也有的义无反顾拥抱互联网。不过,有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哪种转型模式都在摸索期,且现在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也就是说,百货业重生前的阵痛将会持续。
百盛上半年亏损同比增超100%
尽管采取了大规模关店等措施,但百盛业绩亏损态势似乎并未得到扭转。百盛近日发布盈利预警,预计公司中期亏损较去年同期或超过一倍,2015上半年亏损金额为2325.8万元。至于连续两年中报亏损的原因,百盛均表示主要由中国内地消费意欲疲弱所致。
事实上,百盛业绩自2010年以来就开始滑坡。数据显示,百盛集团2011年净利润为11.53亿元,2012年下滑至8.8亿元,2013-2015年则为3.72亿元、2.46亿元和-1.83亿元,也就是说,在过去短短五年时间里,百盛净利润下滑了1.16倍。
新华百货净利润大降7成 机构下调评级
外资百货遭遇入华以来最艰难时期,国内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5家百货业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其净利润可谓是全线下滑,其中新华百货净利润下降近7成。
新华百货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49亿元,同比下滑0.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8万,同比下降69.26%。至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新华百货证券部相关人员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经济疲软,百货业态东方红店不再续租及超市业态部分店铺策略性关店等因素所致。”
新华百货为了支持控股子公司青海新华百货发展,向其提供了9000万元的三年期借款,同时收购了银川新华百货老大楼有限公司,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至于下半年公司还有没有重组计划,上述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称“没有”。
由于业绩不佳,多家主流券商在最新研报中对新华百货进行了降级。光大证券称,鉴于公司短期经营情况压力较大,且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存在压力,将其评级下调至“中性”,6个月目标价25元,而昨日新华百货的收盘价为25.03元。
“断臂”求生:新华百货半年关店17家
除新华百货以外,海航基础、汉商集团、杭州解百、汇嘉时代、三江购物等A股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也纷纷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为69.26%、50.38%、32.83%、20.52%、19.31%和1.73%。
由于生存环境面临着严重挑战,百货企业多数选择了“断臂求生”。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百盛在中国关闭的门店数量接近10家,仅今年上半年就关闭了经营约20年的重庆大坪店和开店22年之久的西安东大街店。官网数据显示,百盛目前在全国共有56家门店,而北京运营的仅复兴门、常营和太阳宫3家。
新华百货也在半年报中强调,报告期内公司关闭了7家超市店铺,10家电器业态店铺。而万达百货在2015年就一口气关闭了56家店铺,天虹商场关闭4家,王府井、银泰百货等公司也均关闭了1家。
多角度转型:重生前的阵痛将持续
除了关店,百货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触网”成为各大公司的发力点。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除深居新疆的汇嘉时代外,其他百货企业均将“发展线上业务”列入未来战略计划中。其中百盛、王府井等公司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城,新华百货在京东开设店铺,银泰则与天猫则与展开战略合作,意图打造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O2O模式。
另外,百盛还与多家知名餐饮品牌拥有者签订独家特许经营协议,与韩国衣恋共同投资1亿元成立合资公司进军生活广场;王府井也在年初拟定增30亿,用于哈尔滨、郑州等地的购物中心项目建设。
不过,有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百货行业仍在转型摸索期,且现在真正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也就是说,百货业重生前的阵痛将会持续下去。据了解,不少百货企业的“线上”几乎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比如百盛线上销售的女士箱包品类中仅有一个品牌,女装品类中也仅有两个品牌。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