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两岸经贸交流

以变应变:老台商黄宏洲的“大陆生存法则”——新华旺中“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报道之四

2017年05月04日 15:28:2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合肥5月4日电 题:以变应变:老台商黄宏洲的“大陆生存法则”——新华旺中“台胞在大陆”联合采访报道之四

  新华社记者石龙洪 赵博 陈尚营

  20余年间,台商黄宏洲在大陆的创业足迹遍布广东、福建、江苏、安徽等省份,事业横跨建筑、机电、酒店、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大陆在变,市场在变,产业发展趋势在变。应对种种变迁,台商如何免遭淘汰而能够不断拓展事业版图,有何生存法则?近日,这位资深台商在安徽合肥接受新华社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采访,讲述了自己一路求新求变的大陆创业故事。

  (小标题)把握大趋势: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大陆

  上世纪60年代,黄宏洲出生于台湾嘉义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菜农。读小学时,每天徒步6公里上下学,“一年吃不到十次肉”。谈起儿时贫穷,他笑称,自己的孩子常常以为“老爸在讲天方夜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宏洲很快学会独立。二十岁出头,他便和弟弟合伙经商,从建筑营造、机电安装到垃圾清除,只要是能赚钱的营生,什么都干。“台湾曾是世界瞩目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期可谓"遍地黄金"。但到了上世纪末,发展速度开始回落,很多台商将目光转向大陆。”黄宏洲说。

  1995年起,兄弟俩来到大陆发展。最初在广东东莞,随后一路北上,在福建厦门短暂停留后,2000年落脚江苏昆山,正式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大陆,把机电、餐饮、娱乐行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2011年,大陆有关部门确定了首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这让黄宏洲第一次将视野投向东部沿海以外的内陆省份。

  (小标题)抓住新商机:投身环保产业

  两年后,黄宏洲应邀在合肥投资兴建安徽省第一家餐厨垃圾处理厂,将台湾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经验运用于解决大陆城市日渐面临的“垃圾围城”难题。他还中标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25年的特许经营权。

  “大陆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一系列政策既是崭新机遇,也让我们坚定了信心。”黄宏洲说。

  餐厨垃圾平时被称作泔水,主要由饭店食堂产生,和家里产生的厨余垃圾不同,餐厨垃圾油脂、水分和杂质都更多。黄宏洲投资运营的工厂采用微生物高温发酵技术,变餐厨垃圾为有机肥,并能实现对周边环境的零排放。

  创业难免遇到种种困难。黄宏洲说,投产后很快发现,当地餐厨垃圾中包括生活杂物在内的一般垃圾比例过高,有些餐厨垃圾则是干料被捞走,只剩下废水……这些“意料之外”的情形导致原有的垃圾全自动分拣处理技术无法完全适用。

  “遇到问题就必须应对,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黄宏洲奉行摸爬滚打数十年总结出的“变字决”,不惜成本追加资金投入改造,让现有技术变得更加“接地气”。如今,这座工厂日处理餐厨垃圾约200吨,产出的有机肥供不应求。

  顺水推舟。黄宏洲又在安徽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科研基地,引进台湾水稻、水果、蔬菜等品种。在他看来,这不仅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还可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助推两岸农业科技研究与合作,帮助当地农民创收。

  (小标题)掌握生存法则:“以自我改变去应对外界变化”

  “过程很精彩,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很艰辛但也很温馨。”回首在大陆打拼的心路历程,黄宏洲感慨万千。

  从经营传统产业到投身环保产业,从东部沿海到内陆地区,黄宏洲的发展轨迹契合了近年来台商在大陆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大趋势。他说,这些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以自我改变去应对外界变化,保持好奇心,不畏失败。

  “危机是转机也是商机”,这是这位合肥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曾经的贫穷和父母的教导让自己学会坚韧地适应环境,习得外界公认“第一代台商”身上最宝贵的拼搏进取精神。

  伴随大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鼓励“双创”的各项政策,台湾青年“登陆”创业成为新的潮流。每当有人向黄宏洲请教,他都会鼓励说:“没有什么好怕的,就来闯闯看。只要肯拼,有专业、有本事,大陆始终是年轻人创业的天堂。”

  黄宏洲办公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不少瓷器、玉器,还挂有一幅以“高山流水”为题的水墨画,另一侧墙面上则是《中国地图》和《安徽省地图》。受访时,他身着一套笔挺的中山装,谈起人文历史、山河地理如数家珍。他说:“企业成长是一种成就,为社会民生有所贡献则是更大的成就。”

  从而立之年来大陆打拼,到如今已年过半百,黄宏洲依然乐此不疲地开拓着自己在大陆的事业。数年前,兄弟俩还把父母从嘉义接到大陆常住。

  “我已经对这块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当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说,我是新大陆人、新安徽人。”黄宏洲说。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